千年前吕洞宾曾写打油诗骂女人 自传显示其曾是
《水浒传》中的潘巧云,在吕洞宾的笔下被描绘得风情万种。吕洞宾用一首生动有趣的诗描绘了她:“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枯。”此诗名为《警世》,表面上插科打诨,实则警示世人:一是女色易引发杀身之祸,二是纵欲过度可能会丧命。在历史文学中,为了美女引发血战的例子屡见不鲜,从特洛伊战争到吴三桂为红颜一怒,再到《十日谈》中的巴比伦公主等,似乎“二八佳人”总与纷争和是非相伴。
吕洞宾作为唐代道士、八仙之一,他的诗才横溢,除了《警世》这样的打油诗外,还留下了许多正经的诗篇。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录了吕洞宾的200多首诗。这些诗作大都围绕道家的养生理念展开,反映了他的道家思想和生活态度。吕洞宾本名吕岩,唐末五代人,起初也想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但科举失利后选择了隐居修道。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层出不穷,有人说他是唐初人,还是李唐宗室贵族,因逃避武则天的迫害而改姓换名。但无论身份如何,吕洞宾在历史上的形象总是才情横溢、性情中人。
吕洞宾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才。他擅长书法,与王羲之的后人王僧虔齐名。两人曾有现场书法比赛的佳话。除此之外,他还是围棋的狂热爱好者,对弈时精神抖擞,丝毫不倦。萧道成则是历史上另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喜欢围棋等文化活动。他对臣子的要求也是多才多艺,曾举办宴会展示大臣们的才艺。萧道成虽然做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他的多才多艺和对生活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围棋上的造诣更是为后世开创了皇帝写棋谱的先河。萧道成急急忙忙称帝是因为他明白岁月不等人错过了机会可能再无来世他珍惜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艺无论是书法还是围棋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多才多艺皇帝的典范形象他的故事和才华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王俭曾戏言我无所擅长,唯独钟爱读书。每当我提及此事,他总是以司马相如的《封禅书》为例,深情朗诵其中的篇章。面对这样的称赞,萧道成则表现得谦虚至极,每每笑言自己何以担当如此大任。
萧道成的治国理念独树一帜,他深知开国之初的艰辛不易,因此倡导节俭治国。虽然身为天下之主,他却过着如老农一般朴实无华的生活。他的理念是:勤俭持家久,奢侈保业难。他厌恶奢华与浮华,钟爱朴素与真实。
萧道成的节俭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是付诸实践。他视金银铜玉为仇敌,唯独对铁器情有独钟。宫中的金银铜制品一律改用铁器替代,那些装饰有金银铜的器物,也都统统被剥除。精美的玉器,更是被毫不留情地敲碎扔掉。宫人的服装,也只用粗布制成。
他对节俭的要求不仅限于宫中,更是延伸到了民间。金箔银箔作坊被命令停产转行,金铜铸像也被推倒砸毁。他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允许再织漂亮的裙子,穿绣花鞋的人更是被禁止上街。
为了推行节俭之风,萧道成先后颁布了十七条禁令。这些禁令之严格,堪称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之一。他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假如让我治理天下十年,黄金将和尘土价钱一样。”
虽然萧道成在生活中对自己要求严格,但他并非一味的素食主义者。有一次,护军将军陈显达看他过于简朴,心疼之下送上了一盘蒸熊肉,萧道成欣然接受。可见他的节俭更多的是出于对国家社稷的考虑,而非个人私欲。他在位期间的种种举措,为后世树立了一个节俭治国的典范。在千年前的历史长河中,吕洞宾曾写打油诗骂女人一事也许风流轶事一则,而萧道成的治国才华与风采,才是我们更值得关注的焦点。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