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总统-俄不撤军乌不停战
截至2025年3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核心立场依然坚定:“俄军不撤退则乌克兰不停战”。尽管战场形势与国际环境经历了显著变化,他的立场依然如磐石般稳固。
一、乌方的立场与行动
泽连斯基多次重申,俄军全面撤出乌克兰领土是停战的唯一条件。在他看来,任何不包含俄军撤退的停火协议都只是“冲突冻结”,实际上是在为俄军的未来反攻争取时间。这一立场,如同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指引着乌克兰在冲突中找到方向。
乌方明确拒绝以割让领土换取和平,批评欧美部分停战提议为“自断手足的方案”。这种坚决的态度,彰显了乌克兰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决心。泽连斯基持续推动以“和平方案”为基础的国际会议,希望通过多边协议迫使俄方撤军。他甚至曾呼吁日本等国家参与乌克兰重建合作,以期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找到解决冲突的契机。
二、现实挑战与困境
尽管乌方立场坚定,但现实却充满挑战和困境。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乌军因兵员和装备不足被迫转为战略防御。他们承认反攻目标尚未达成,并在前线关键区域构筑防御工事,以期在逆境中寻找生机。
国际支持弱化也是乌方面临的一大困境。巴以冲突的爆发分散了国际关注度,西方因经济压力和选举周期对乌援助意愿下降。美国内部甚至出现要求乌方谈判的声音,这无疑给泽连斯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与此俄罗斯也在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普京于2025年2月签署扩军令,俄军总兵力增至132万,持续强化对乌军事压力。尽管俄方声称“从未拒绝谈判”,但实际的军事行动让乌方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未来局势的关键变量
未来的局势仍然充满变数。西方政策调整将是影响局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2024-2025年多国选举结果的揭晓,对乌援助规模可能会发生变化。拜登虽表态支持,但实际援助力度仍受制于国内政治博弈。
俄乌战略博弈也是决定未来局势的重要因素。俄军通过无人机技术升级、控制顿涅茨克等战略要地来巩固战场优势,而乌方则试图以极端手段施压。乌内部的政治动态也可能影响后续的决策。乌军方高层如扎卢日内开始公开参与政治活动,暗示国内权力结构可能出现变化。
当前的冲突已陷入僵持阶段,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与战场的实际控制力形成鲜明反差。俄乌双方均面临“打不赢、谈不成”的战略困境,未来的解决之道仍然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