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铜鼓吉尼斯记录(喜大普奔毛南族鼓王
在河池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铜鼓文化源远流长,堪称世界铜鼓之乡。河池的铜鼓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已有两千多年。这里,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铜鼓得以保存,河池就拥有超过一万四千面的铜鼓,占全球铜鼓藏量的一半以上。每当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集会或婚嫁喜庆时,铜鼓之声激荡山谷,铜鼓舞与铜鼓歌更是成为了连结各民族的纽带。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韦启初,他的家族历经数代传承铜鼓铸造技艺。韦启初和他的兄弟们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在1997年掌握了铜鼓一次性成型铸造技艺及其他核心技艺。他们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国家专利,还使韦氏铜鼓成为广西旅游的品牌。
韦启初的铜鼓厂生产的铜鼓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指定为广西旅游品牌基地。他不仅被认定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铜鼓铸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还被评为广西铜鼓铸造民间工艺大师。韦启初的铜鼓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广西与其他省份交流的使者。他铸造的巨型铜鼓曾被作为贺礼赠送给内蒙古和宁夏,更有世界最大的铜鼓记录保持者。
韦启初一直怀揣一个梦想,那就是铸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型铜鼓,为家乡环江县助兴30周年大庆。经过长时间的设计构思和材料准备,他终于在2017年铸造出了一面反映毛南族人民喜逢盛世的巨型铜鼓。这面铜鼓融合了太阳、十二生肖、毛南族傩面、花竹帽、民族歌舞等元素,其面径达6.68米,身高2.8米,使用了70吨铜材。经过工匠们的精心打磨、上漆和美化,这面铜鼓终于在6月12日走出大山,并于6月17日成功安放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花竹帽广场。它将于6月29日冲击新的世界最大铜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韦启初说:“这面铜鼓不仅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毛南族人民心中权力的象征和财富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