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国之最(喜讯传来!阜阳小麦单产两创
从安徽省及阜阳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今年麦收季节已经圆满结束。在今年的麦收中,阜阳小麦单产连创两个“安徽之最”。
在颍泉区中市街道中北社区的一处田块,小麦实测单产高达898.2公斤,成为今年安徽省小麦的最高单产纪录。而在颍上县陈桥镇山涧村的田块,实收单产也达到了惊人的705.18公斤,创造了安徽省稻茬麦单产的历史新高。
这两个令人瞩目的高产纪录,都是由安徽省自主选育的品种所创造。其中,“新世纪999”是由阜阳育种企业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不仅继承了“烟农999”的高产稳产性状,还具有“徐州856”的抗、抗穗发芽优势。自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以来,其推广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50万亩。
另外一款创造了安徽省稻茬麦单产新纪录的麦种是“安农大1216”,由安徽农业大学培育。这款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具有抗寒性、抗性较好、分蘖力强等特性。首次种植便创下了纪录,令颍上县源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蔡俊喜出望外。他在尝试种植该品种的1000亩土地后,计划在今年秋季将其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
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苑文才分析,阜阳小麦连续创下高产纪录,主要得益于种植品种的三要素协调以及良种良法配套。这一成就反映了阜阳在多种粮、种好粮和保障粮食安全上的不懈努力。
这个全国闻名的“百亿江淮粮仓”阜阳,一直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至2022年,阜阳已实现夏粮“十九连丰”。特别是在聚焦种子这一粮食生产的“芯片”上,阜阳着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良种研发、培育和推广,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阜阳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区域树立了榜样,展示了通过科技兴农、良种繁育等手段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