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拒绝皇帝借钱而被抄家 家属被全部流放
你未曾听说因拒绝借钱而遭致家被抄的读者们,接下来将由风趣网小编来揭示这一历史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揭晓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吧。
想象一下,一顿餐饮的奢华程度竟能到达何等境地?有七张桌子,上百道佳肴,这一切只为几人所享。有人或许会惊叹,这难道是真的吗?是的,这是曾经真实存在于皇室之中的日常盛景。这些奢华记载在史书中以及溥仪的回忆录里。很多人可能会质疑,这样的铺张浪费,真的能吃得完吗?其实,这只是皇族追求排场的表现,吃完与否并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当我们了解了清朝的这种生活方式,不禁会想到它的前辈——明朝。明朝的表现也并不逊色。
据史书记载,明朝的光禄寺每年要消耗数以万计的猪、羊、鹅、鸭。光禄寺的厨师数量更是庞大,最多时近七千名,最少也有三千多名。如此庞大的人手,足以支撑起无数的大饭店。
肉类的消耗、菜品的丰富以及人员的众多,导致为皇室做饭的队伍每日开支如流水,经常超出预算。在1579年,光禄寺甚至陷入了经济危机。临近过年,皇族的饮食不能断,于是皇帝提出了向户部借银两的事情。需求不多,只需十万两,以渡过财政危机。
这件事虽然不算大,但却倒霉地碰到了张居正这位中国历史上极具改革精神的宰相。他在位期间大力改革财政,厉行节约,使得明朝皇室的开支大幅度减少,国家财力逐渐充实。可以说,“万历新政”的稳固与张居正的坚持密不可分。
万历皇帝年幼登基,大部分决策都由张居正主导,这也为他的强势管理提供了便利。但当万历皇帝向张居正提出借款要求时,张居正坚决拒绝并解释,户部已经赤字严重,一旦有灾荒或战事,无法支撑大局。万历无奈只能暂时忍饥过年。之后张居正通过改革进一步缩减宫廷开支,连慈庆慈宁两宫工程及上元节费用也被免除。但张居正过于强势和凌驾皇权的做法最终引发了万历的不满和报复。再加上他和万历母亲之间的传言给后世留下的诟病隐患也在日后爆发出来。张居正去世后不久,他的家被抄查,家属被流放他乡,许多人在路上不幸丧命。这一事件成为了明朝末期政治斗争的又一悲剧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