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为什么敢夸下海口说五年复辽?他真的能

民俗风情 2025-05-21 06:03www.198689.com民俗风情

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博大,源远流长。今天,奇秘网小编带大家一段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篇章,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和知识。

在天启七年(1627年),先皇驾崩后,新皇继位,史称崇祯皇帝。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上台,便着手重振朝纲,首要任务就是重启有功之臣。在朝廷大臣的举荐下,赋闲在家的袁崇焕被重新启用。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正式任命袁崇焕为蓟、辽、天津、登莱军的总指挥。当时,袁崇焕还在老家赋闲,接到任命后,于当年七月抵达京城。一场关于辽东事宜的会议随即召开,史称“平台召对”。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五年复辽”的战略计划。

《明史》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当袁崇焕进入京城时,他首先向皇帝奏报了兵事。皇帝在平台上召见他,并慰劳甚至超过群臣。皇帝询问他的战略计划时,袁崇焕回答:“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崇祯皇帝听后表示:“复辽,朕不吝封侯赏。”

看到这一幕,袁崇焕信心满满地许下了“五年复辽”的承诺。这让在场的其他大臣们惊愕不已,觉得袁崇焕的承诺过于乐观甚至不切实际。平台会议结束后,一位名叫许誉卿的大臣忧心忡忡地询问袁崇焕收复辽东的具体步骤。袁崇焕淡然地回答:“圣心焦劳,聊以是相慰耳。”许誉卿一听便知事情并不简单:“皇帝如此英明,你能轻易糊弄过去?若到时无法兑现承诺,又该如何?”袁崇焕并未直接回答。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窥见袁崇焕的承诺可能只是一时的冲动和激励之言。

话虽如此,袁崇焕仍然付诸行动。他开始向崇祯皇帝提出各种条件和需求。他明确表示收复辽东并非易事,需要户部、工部、兵部、吏部等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崇祯皇帝为了支持他,答应了所有条件。

袁崇焕临行前还表达了对背后中伤的担忧:“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崇祯皇帝再次向他保证会全力支持他,并将尚方宝剑赐给他。

现实往往与理想存在差距。从平台召对到最终下狱,袁崇焕的任期只有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具体是一年零四个月)。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崇祯皇帝已经看清了袁崇焕的真实情况,意识到指望他平辽的希望已经变得渺茫。

袁崇焕注定是一位悲剧英雄。最终他被凌迟处死,甚至在京城的百姓中出现了抢食其肉的情况,令人唏嘘不已。有诗云:“练尔多方练未成,空闻曾铣尔前生。”回顾袁崇焕的一生,不禁令人感慨万千。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和铭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