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大全
端午节的诗意之旅
一、唐代端午诗的灵魂
端午佳节,李隆基的《端午》诗为我们揭开盛唐气象的序幕,那盐梅曲糵的佐鼎传觞,流露出君臣同心、政通人和的喜悦。文秀的《端午》则对历史悲剧的本质提出质疑,楚江空渺,难洗忠臣之冤。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则以获赐宫衣的细节,暗含对皇恩浩荡的感念。卢肇的《竞渡诗》则生动刻画了龙舟竞渡的激烈场景,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欢腾。
二、品味宋代端午词的韵味
步入宋代,端午节的诗意更加浓厚。苏轼的《浣溪沙·端午》描绘民间端午习俗,寄托对亲人的深情。张耒的《和端午》悲叹屈原忠魂不返,唯遗精神长存。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则记录南宋端午的民俗,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方式。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以简笔勾勒龙舟竞渡的恢弘气势,令人心驰神往。
三、穿越元明清,体验别样的端午诗韵
来到元明清时期,端午诗又呈现出别样的风貌。贝琼的《己酉端午》以陶渊明自喻,表达超脱世俗的孤高。顾太清的《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则借菊花五月盛开的惊喜,抒发闲适之情。张玉娘的《端午》则以红丝寄寓漂泊思乡之愁,让人感同身受。
四、端午节的名句摘录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句摘录,从民俗、历史、情感多角度展现端午的文化意蕴。卢肇的“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生动描绘赛龙舟的激烈场景;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则展现食粽子的民俗;苏轼的“佳人相见一千年”祈愿平安;贝琼的“汨罗无处吊英灵”则表达对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一个充满诗意与历史的节日。每一首诗,每一句词,都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文化记忆。当我们吟诵这些诗篇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同体验这一传统节日的魅力。如需更深入地了解某篇诗词,可参考具体角标来源,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