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武则天赶下台的功臣 他们为什么不到一年都惨

世界奇闻 2025-04-23 13:11www.198689.com世界奇闻异事

神龙政变,也被称为五王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当时,太子及其盟友张谏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和袁恕己等人在神都紫微城发动了一场兵变,成功逼迫女皇帝退位并恢复了政权。这场政变不仅诛杀了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及其党羽,更标志着唐朝政权的复兴。

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这些封号不仅是他们荣耀的象征,也是他们肩负重任的见证。以武则天家族为代表的武家人却几乎毫发无损,继续掌控朝廷大权,这也为五王日后的不幸下场埋下了隐患。

在政变后的岁月里,洛州长史薛季昶曾劝说敬晖彻底铲除武家一脉以绝后患。敬晖多次提醒五王之首张柬之先下手为强,但张柬之却拒绝了这一建议,他希望将锄奸立威的机会留给当时的皇太子李显。不久后五王遭到了武三思和韦皇后的陷害,被贬官流放边疆。

在流放地,张柬之因忧愤而死,敬晖也被凌迟处死。其他五王成员也相继离世,张柬之在新州忧病而亡,崔玄暐在岭南病逝,桓彦范和袁恕己则遭到武三思派遣的使者杀害。这些功臣的惨死令人扼腕叹息。

这些五王的悲惨命运并非仅仅因为斩草不除根的决策失误。据记载,武则天被逼退位后曾对儿子李显哭诉,称张柬之等五贼贪图拥立之功发动政变,使他背负不孝的骂名。武则天的这一离间计确实很有说服力,让李显对五王产生了怀疑和反感。再加上武三思和韦皇后的一系列陷害和虐杀行为,实则都是在李显的默许和支持下进行的。最终导致了五王的悲惨结局。

回顾这场政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它不仅是唐朝政权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一场充满复杂政治斗争和人性考验的历史事件。尽管五王在政变后获得了短暂的荣耀和地位,但最终他们还是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这一事件也让我们深刻反思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上一篇:瓦屋山迷魂凼之谜让人离奇消失不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