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燃烧弹攻势——李梅火攻
在历史的洪流中,1941年末的那次日军偷袭,如一道深深的疤痕,永远刻在了美国的心间。这场偷袭,无疑是美国建国以来所遭受的最大耻辱。那一时刻,高傲的美国人心中充满了愤恨,对于国内日裔的报复仅仅是个开始,他们更期盼在战场上对那不听话的日本人予以“开导”。
到了1942年,美国对日本进行了象征性的“空袭”,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在战火中震慑士气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45年,随着日本列岛外围据点的丧失,美军大规模轰炸日本的条件已然成熟。于是,“恐怖”的报复正式拉开帷幕,首个目标直指日本的首都——东京。
1945年2月23至24日,美军在东京部分地区试验性地使用了,效果之好,坚定了李梅将军“天火伐日”的决心。李梅,这位太平洋战区日军轰炸机部队的实际指挥者,一位坚定的火攻派人物。
在李梅的指示下,美国的轰炸机拆除了许多自卫武器和弹药以减轻重量,同时将载弹大量替换为,使得轰炸机能够携带更多的进行攻击。考虑到日本防空部队夜间防空能力的薄弱,李梅将军甚至“自作主张”地推迟了攻击时间,并毅然决定承担全部责任。
1945年3月9日夜晚,火攻行动正式开始。334架B-29轰炸机从关岛出发,直扑东京。两队的B-29轰炸机首先轰炸出一个巨大的火十字坐标,以此为标记,各路人马进行大规模轰炸。当晚,共投下2000多吨。东京陷入一片火海,由于日本的许多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场灾难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了火灾旋风。由于这次轰炸是在李梅的指挥下进行的,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攻击,被人们称为“李梅火攻”。
这次轰炸给日本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预计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烧伤者更多达十余万。总的伤亡人数甚至超过了核爆。东京城内,除了皇宫等极少数敏感目标未被美军列为攻击目标外,其余几乎全部被烧毁。之后,美国故技重施,采用火攻战术烧毁了日本的大阪等城市,极大地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