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红楼梦
李少红版《红楼梦》: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艺术
一、剧集概览
由李少红执导,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的《红楼梦》,集结了杨洋、蒋梦婕等新生代演员,同时有归亚蕾、周采芹等老戏骨的加盟。此版《红楼梦》的编剧团队由顾小白、柏邦妮等人组成,并基于曹雪芹原著进行改编。该剧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在于采用昆曲配乐、快速剪辑以及旁白叙事。片头曲《开辟鸿蒙》与片尾曲《飞鸟各投林》更是延续了原著的意境。该作品还荣获南方影视盛典年度最受媒体关注奖及索尼“高清”杯技术贡献奖等荣誉。
二、争议与公众评价
该版《红楼梦》在播出初期便因选角、妆造(如引起争议的“铜钱头”造型)以及叙事节奏等问题受到观众的批评,豆瓣评分长期在5.8分徘徊。李少红导演却表示,年轻观众对该剧的反馈热烈,他们结合原著逐帧分析,认为该剧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地位非常高”。相较于1987年王扶林版的《红楼梦》(豆瓣9.7分),李少红版被指偏离了传统审美,更注重视觉实验。而在2024年胡玫电影版《红楼梦》票房惨淡的情况下,部分观众开始转向认可李少红版并非最差。
三、李少红的创作立场
面对争议,李少红坦然回应,称拍摄后从未停止过批评,但她坚信此剧成功传递了《红楼梦》的悲剧内核。对于网络上关于她未研读原著的谣言,李少红予以驳斥。实际上,她自幼接触《红楼梦》,并在红学家的指导下逐字研读。剧本也经过红学会的审核。
四、导演背景与创作动机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李少红曾凭借《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等作品确立了自己的风格,擅长从女性视角进行文学改编。接拍《红楼梦》对她而言是一次“临危受命”。原导演胡玫退出后,她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接手。她的创作动机与王扶林导演“普及经典”的使命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李少红版《红楼梦》仍被视为一次大胆的艺术尝试,在年轻群体中产生了长尾影响,并对原著的现代性解读具有讨论价值。
李少红版《红楼梦》虽然饱受争议,但其在艺术与传承经典方面所做的努力不容忽视。该版本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别样的《红楼梦》,值得深入讨论与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