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吉尼斯记录的航模(北航扑翼式无人机续航创
近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新概念飞行器团队研发与试验的双关节大鸟型扑翼飞行器打破了世界纪录,创造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的最长飞行时间——1小时31分04秒98。这一壮举标志着扑翼飞行技术的巨大突破。
扑翼飞行,如同鸟类翅膀扇动般的飞行方式,一直以来都是航空领域的热门话题。此次挑战的扑翼飞行器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鸟类的飞行方式,其理论飞行效率甚至超过了大多数固定翼飞机。领军人物北航的焦宗夏教授与赵龙飞副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提出了“扑翼推进波”理论,攻克了扑翼正向优化设计的技术难题。
挑战于七月廿一日正式开始。在挑战前,团队利用小型固定翼航模对飞行空域进行了演练飞行,确保了挑战流程的顺利进行和对空域环境的熟悉。见证了飞行器仅由电池供电的全过程,并且特别强调电池在起飞前必须被封装,以保证在整个挑战过程中没有任何更换或充电行为。官方吉尼斯纪录更是将续航一个小时作为此次挑战的立项指标。随着飞行器在空中留空时间的增长,团队的紧张情绪也随之加剧。当飞行器在空中飞行了超过一个小时后,团队发现其电力仍有大量剩余,于是决定继续测试飞行器的极限航时。最终,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拼搏,飞行器成功完成了这一令人惊叹的长时间续航记录。这项纪录不仅仅关乎团队的成功,更是展示了在扑翼飞行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进步和突破。除了其创造的历史记录外,扑翼飞行器在火星探测、机场驱鸟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扑翼飞行器的实用性分析与设计方法,为实现更多的技术突破做出努力。这项成果不仅属于北航新概念飞行器团队,更属于所有航空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期待和支持。京报集团对本文享有完整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