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里,春节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而在春节的众多活动中,大年初五这一天显得尤为特殊。人们口中的“迎财神”传统便是在此日达到高潮。但在深入解读这一传统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究竟是哪位神仙在这一天受到人们的热情迎接?是门神吗?他的生日真的是正月初五吗?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大年初五并非门神的生日,而是财神爷从天庭归来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燃放鞭炮、摆设祭品,以表达对财神爷的欢迎和崇敬。财神爷的真实生日是七月二十二日,在家中,我们可以按照财位来供奉财神爷。值得注意的是,文财神和武财神的供奉方式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方位和个人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供奉方式。如果你经常外出,也可以选择佩戴财神玉坠,以求财源滚滚。
再来说说“迎财神”这一传统的由来。这一习俗在明清民国时极为盛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人们迎接的主要是赵公明财神。传说他手下有四员小神,专门负责招宝、纳珍、招财和利市。由于这些神奇的功能,赵公明成为了人们渴望发财时的崇拜对象。每年的正月初五,人们都早早地燃放鞭炮,希望能抢到迎接财神的第一时间。在旧时的商业活动中,除夕过后至初五接过财神,商店才会开门营业,这一习俗被称为“开头盘”。
除了迎接财神,大年初五还有许多禁忌事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是“忌串门”。在这一天,人们避免走亲戚,因为担心会遇到穷神并将其带回家中。其次是“忌动土”。勤劳的农民在这一天避免从事农事活动,因为动土可能会带来灾难。最后是“忌出门”。虽然这一天不能随便走亲戚,但是去庙里烧香拜佛是被允许的。如果想上香的话,初一或十五是最好的时间选择。大年初五是一个充满传统色彩和民间信仰的日子,人们在遵循这些习俗的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