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没治好的曹操头风病竟然被一篇檄文治好了
宇宙奥秘 2025-04-21 21:47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陈琳之笔,犀利如刀,一檄文愈头风之疾,传世之佳话也。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为袁绍起草讨曹檄文,其文传至许都,竟令头风患者曹操读后汗流浃背,病痛顿消。此檄文之魅力,可见一斑。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末年著名文学家,与袁绍、曹操等一代枭雄并肩。陈琳生于文学世家,自幼才思敏捷,后入袁绍幕府,任大将军主簿。曾劝阻何进诛宦官之举,但未被采纳,致使洛阳大乱。陈琳避难至冀州,加入袁绍阵营。
在袁绍军中,陈琳负责文书工作,其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历数曹操的罪状,攻击猛烈,极具煽动力。建安五年,袁绍兵败,陈琳被曹军俘获。曹操对陈琳的檄文耿耿于怀,但陈琳的回答言简意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欣赏其才华,不予计较。
陈琳的这篇《讨曹操檄》,文笔优美,文情并茂。从勤王军的角度,细数曹操的罪恶,有条不紊。檄文中举了诸多史例,以复兴为己任的冀望跃然纸上。从家世切入,嘲讽曹操是宦官之后;提及袁绍对曹操的恩情,反衬曹操忘恩负义。
檄文还抨击曹操不礼遇士大夫,任意诛杀、逮捕、擅收官员;甚至公然挖坟墓取财物,伤、缺德范。结尾再提曹操的种种不是,断定其失败在即;称赞袁绍的优势,褒扬其胜利在望。并提出悬赏酬金,连曹操都赞叹此檄文的魅力。
陈琳之檄文,不仅是千古绝文,更是历史上的传世之作。其言词犀利、条理清晰、文笔优美,令人叹为观止。今日读来,仍能感受到其强烈的震撼力。如此佳作,值得一读。
上一篇:春什么满什么的成语 出自哪里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