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自成的大顺和南明弘光政权 清朝是如何应
江山并非只从手中轻易得来,清朝的江山之基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上,它一半继承自明朝,另一半则是在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的对抗中赢得的。当李自成从北京西撤后,清朝面临的并非只有明朝这个老对手,更有大顺政权的挑战。可以说,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的精彩篇章。
在清朝与大顺、南明之间的争斗中,呈现了一场南明版的“三国演义”。尽管清朝的八旗军队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军队,但由于满洲人口有限,八旗军队的数量也相对有限。面对数量庞大的大顺军和南明军队,清朝初时显得捉襟见肘。在多尔衮的命令下,清军曾尝试分兵两路对抗李自成和南明,但在河南怀庆地区遭遇了挫败。多尔衮因此改变了策略,集中兵力专攻李自成,这一调整迅速带来了显著的成功。
李自成在两路清军的夹击下疲于奔命。陕北的李过和高一功率领的大顺军在阿济格和的围攻下逐渐力不从心。而李自成在潼关与多铎的激战也屡屡失利。当陕北防线被突破后,李自成不得不从潼关撤往西安。清军占领了潼关,使得李自成在西安的防线也岌岌可危。李自成无奈率军从西安撤退,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阿济格奉多尔衮之命,紧追不舍。李自成一路从陕西经河南逃到湖北。命运似乎在五月捉弄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他被一伙地主武装所杀,令人扼腕叹息。对于清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多尔衮的好消息不止于此。五月间,命运似乎对他特别眷顾。除了李自成的不幸遭遇外,南明弘光政权也在遭受危机。清军南下征讨,弘光政权内部斗争激烈,无法抵挡如狼似虎的清军。清军轻易渡过长江天险,南京城破,弘光帝连夜出逃,南京弘光政权崩溃,明朝南北两京全部丢失,正式进入流亡阶段。
在顺治二年五月,清军喜讯连连,似乎统一指日可待。谁也没有预料到,顽强的李自成余部和南明势力以及后来的余部会联合抵抗清朝长达十七年之久。这场江山争霸的传奇故事将继续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