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军最后神秘的消失了,
制度的创造是核心的构建,对于清朝而言,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的过程中,稳定的政权离不开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八旗制度。
在清朝初期,八旗军队堪称骁勇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当满洲八旗军队离家出征时,他们的老婆、孩子欢心雀跃、兴高采烈。这是因为每次战争后,八旗军队都能带回丰富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在少部分上缴后,大部分都会被平分给个人。据记载,在公元1636年,清太宗命英郡王率军入关,阿济格率军攻克了16座城市,仅俘获的牲畜就有17万头。这些战利品的分配,自然让八旗军队的家人欢喜不已。
当清朝入关后,没有战争可打的八旗军队陷入了迷茫。他们开始思索自己的何去何从。这时,清朝犯了一个致命的决策失误。选择让八旗军队放下武器,解除战备状态,所有的衣食住行费用全部由朝廷承担。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也因此导致了八旗生计问题的出现。
在清朝后期,这个问题愈发严重。八旗子弟开始过上了悠闲的生活,他们提笼遛鸟、撩鸡斗狗。尤其是在清朝后期,他们甚至成了浪荡公子、败家子的代名词。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八旗子弟面临着生存危机。
由于长期依赖清的供养,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平时不务正业,缺乏谋生技能,无论是种地还是经商,他们都不擅长。在失去支持后,八旗子弟的生活相当凄惨。有人曾深刻地指出,“八旗兴则大清兴,八旗衰则大清亡。”如果将清朝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八旗制度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当地基开始腐烂,再加上八国联军的入侵、官场上的等外部因素的冲击,这座高楼大厦离崩塌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八旗制度的兴衰与清朝的命运紧密相连。这一制度在初期为清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后期却成为了清朝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理解清朝的兴衰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