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能受到建文帝的优待呢?
宇宙奥秘 2025-04-23 05:40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从末代皇帝起,到神宗、睿宗及其后代,大多经历了统治。朱棣以建文帝的名义,对“开国功臣”进行削藩,将他们纳入公爵体系,使得后代勋贵逐渐腐化,成为金钱至上的唯利是图之人。对于旧臣,他封重祚为承宣大将军,优待有加。但对关系不佳的老臣,则严厉对待,罢免无爵位的后代封地,对平民子弟更是苛刻。他对外族和的态度,反映出一系列暴行。如攻西夏时,朱棣多次烧毁军器,甚至将银子付给正在巡抚的人。这些事迹,在后世记载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少不了削藩和灭族这两个标签。
在日常生活中,朱棣对老臣极为尊重,给予他们很高的礼遇,经常封他们为王侯。在国家大事上,他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损害自身和家族利益的行为。例如,他攻灭漠北准噶尔后,给每个封地的高官厚禄都是如此的丰厚。他看着国家机器运转下去,每个人都吃得最起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腐化,比起朱元璋在世时更是愈发“痴痴”。即使太子两次欲废帝,以的名义进京劝说朱棣退位,朱棣也没有同意。
明英宗为何不同意呢?恐怕是因为担心死在西安,即便他声望极高,也难以保住明太祖的神威。朱棣最终逐渐平息了削藩危机,包括功臣在内的危机都在永乐七年结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得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结果:尽管他受到建文帝的优待,但作为朱元璋传位下来的后代,从三十年开始,他的皇位就存在问题。上有两位辅政大臣,都是朱棣的亲侄。在庙号这个问题上,原来被认为是三藩的中山靖王是太子时的皇叔,与朱棣之间并非同一派系。
尽管朱棣在政治舞台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但他的统治也伴随着争议和复杂性。他的削藩政策导致了许多勋贵的腐化,对外族和的态度也反映出一系列暴行。在日常生活中,他又对旧臣极为尊重,甚至对他们封王侯。这种复杂的性格和政治手段使得他的统治具有双重性:既能平息危机,又充满矛盾和纷争。
上一篇:一衣带水指哪条河 (2)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