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在刘表帐下的时候,为何没有混出名气呢?

宇宙奥秘 2025-04-24 12:13www.198689.com宇宙奥秘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许多将领凭借自己的才华崭露头角。在这个乱世之中,名将的作用尤为重要。古语有云“名臣择主而事”,许多三国猛将在遇到明主后,才得以施展才华,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降将。

老黄原本只是荆州帐下的中郎将,默默无闻,辗转多年,终于在六十岁降蜀后成为有名的蜀名将。张辽曾是麾下的大将,一直未有机会施展才华,遇到明主后成为魏国的名将。而像黄、张辽这样的投降名将还有很多,他们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三国时期也有一个结局较为悲催的降将——于禁。作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跟随曹操三十多年,却在救援襄阳的战役中投降了蜀国。这场战役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北伐之战,包围了襄阳、樊城。曹操派出于禁和庞德支援曹仁。于禁虽然打了三十多年的仗,有着临危不惧平定荆州兵乱的光辉战绩,却在这次战役中投降了关羽。

于禁的投降让关羽成功水淹七军,活捉了于禁和庞德。庞德宁死不屈,而于禁却选择了投降。不知道于禁是运气太好还是太过不幸,关羽很快兵败被杀。孙权为了讨好曹丕,将于禁送回了魏国。

回到魏国的于禁并没有得到曹丕的宽恕和重用。曹丕将他用于给庞德守坟,并特意画了于禁投降的壁画。于禁因为看到这些画面,最终气愤自杀。

为什么曹丕对于禁的投降如此不能容忍呢?这背后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曹丕刚刚建立大魏,需要树立威信以服众。于禁作为曹魏旧臣,应该给其他大臣做榜样,但他的投降行为无疑传递了一个不良信息,即连曹家老臣都不愿忠于曹丕。

这种情况下,于禁的存在就像一个反面典型,他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曹家的稳定局势。曹丕不得不采取一些行动来消除他的影响。由于不能直接处死这位跟随曹操三十多年的老将,曹丕选择了用壁画来刺激于禁,最终逼其自杀。这样的结局对于禁来说无疑是非常悲惨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