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间北京
背景与定位
自一九九五年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长城饭店西侧副楼崛起以来,那片毗邻亮马河与燕莎购物中心等繁华商圈的“天上人间”,始终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台湾投资者,但真正将其塑造成高端夜总会的是美籍华人覃辉。他以150万美元的代价将其收购,并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此公私合营之所,最大股东覃辉持股51%,享有“京城第一选美场”与“中国娱乐至尊”的美誉。其主要吸引的是那些寻求极致体验的富豪与企业家,消费多以公司名义进行,个人消费门槛极高,彰显了其高端定位。
硬件设施与特色
“天上人间”占地约1.2万平方米,装修费用超过1亿元。走进其中,你会被其豪华而精致的装修所吸引。每个KTV包房都铺有红木地板和纯毛地毯,就连酒杯都是进口的。迪斯科大厅配备了价值200万元的英国进口音响,由专业DJ掌控,而KTV则采用了全自动点歌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娱乐体验。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服务特色。这里提供高端陪侍服务,女陪侍大多为北京高校的女孩,学历涵盖本科至硕士。她们的出现,为这个地方增添了一抹知识与文化的色彩。
消费与服务内幕
走进“天上人间”,你不得不面对它的天价消费。普通的酒水在这里会被溢价出售,例如市场价数百元的干红可能会卖到3600元。每天的消费可能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元。小费在这里也是以万元起计的。
女陪侍在这里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则,她们禁止与客人拍照,并且每半年需要更换住所。员工的筛选十分严格,女陪侍需要通过形象、才艺等多轮考核。这里甚至有一种“姿本主义”的氛围,曾有员工为了提升竞争力而斥资30万进行整容。
覆灭与后续
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场所也有其兴衰史。2010年5月11日,因有偿陪侍和消防隐患,北京警方勒令其停业整顿6个月,标志着其“神话”的终结。与此夜总会与一桩未解的命案有关联,成为其覆灭的隐性原因。
尽管“天上人间”凭借奢靡消费、顶级硬件和隐蔽服务成为京城权贵的象征,但最终因涉及黄色交易、消防问题以及资本纠葛而走向覆灭。它的兴衰史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娱乐产业畸形繁荣,也揭示了监管漏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