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古曲(「文化」我国十大古曲——古典音
提起古典音乐,人们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肖邦的C小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莫扎特的安魂曲。在我们这个时代,古典音乐似乎与钢琴、小提琴等西方乐器紧密相连。当人们谈论古典音乐时,往往会首先想到这些西方乐器的演奏,而我们自己的古典乐曲却鲜有人知。
在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乐曲被归类为中华民族音乐。或许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以及民族乐器学习难度的挑战,我们的民族音乐逐渐西化,民族乐器成了小众乐器,而我们的古典乐曲更是成了小众中的小众。
我国的古典乐曲,是指用民族乐器独奏或合奏的古典音乐。早在商周时期,民间就开始流行弹琴击筑等器乐演奏形式。历经秦汉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的琵琶乐、宋代的细乐和清乐,以及元明的锣鼓、弦索等,不同时代都拥有独特的古典乐曲特点。后人根据这些乐曲的特点,选出了我国的十大古曲,每首乐曲都有着自己的典故,也是我国古典乐曲的精华。
这十大乐曲根据其不同的演奏乐器及方式,分为“古琴曲”、“琵琶曲”和“琴箫曲”。其中,《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和《胡笳十八拍》属于古琴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则是琵琶曲;《渔樵问答》则属于琴箫曲。
我们古典乐曲的演奏难度极高,加上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文化相对被忽视。大家可能对西方的乐器如钢琴、吉他更为熟悉,而对我们的民族乐器反而不了解。常见的民族乐器如笛子、箫、琵琶等,很多人可能都无法分清。但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广我们的文化,民乐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学校里也开始有专门的民乐老师教导,这种趋势令人欣慰。我们也期望民乐能够发扬光大,打破那种“只知肖邦、贝多芬,而不识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的音乐文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