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很有野心,为何当初没与朱标争太子之位呢
在封建历史的长河中,两位农民起义领袖刘邦与朱元璋分别建立了汉朝与大明王朝。其中,大明王朝作为汉人统治的王朝,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今天,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一起探寻这一王朝的起源和演变。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性格多变,他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铁腕统治的形象,在位期间也难免出现冤假错案。尽管他是一位铁血君王,对自己的儿子朱标却有着深厚的宠爱。朱标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始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他毫不犹豫地立朱标为太子。当朱标不幸离世,明太祖在万般无奈之下,并未在其余儿子中选择继承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文,并立其为皇太孙。
明太祖逝世后,朱允文顺理成章地继位,成为建文帝。建文帝的皇位并未稳固,不久便遭到了叔叔朱棣的篡权,朱棣建立了永乐王朝。
那么,为什么明太祖在朱标去世后没有直接选定朱棣为皇位继承人呢?难道朱棣当初没有与朱标争夺皇位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野心吗?
事实上,朱棣并非没有野心。在明太祖眼中,朱标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这是因为朱标深得明太祖喜爱的背后,与他的母亲马皇后息息相关。明太祖与马皇后是患难与共的夫妻,马皇后在明太祖建立王朝后,是朝堂之上唯一一个敢于指出明太祖错误的人。明太祖对马皇后的建议总是欣然接受。
朱标无论从外貌还是性格上,都与马皇后极为相似。马皇后逝世后,明太祖悲痛欲绝,将朱标视为他与马皇后之间的血脉连接。明太祖对朱标的疼爱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明太祖还未称帝时,朱标就已作为世子,是明太祖心中未来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为了培养朱标,明太祖在学识上十分重视。他为朱标挑选了学识渊博的老师宋濂。明太祖对朱标的个人安全也十分关注,竭尽全力保护他的安全。
与朱标相比,朱棣在明太祖心中的地位截然不同。直到长成与石狮子一般高大的年纪,明太祖才给朱棣起名字。对于朱棣的学业,虽然明太祖也安排了老师教导,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如朱标。
一次,因为一些原因,明太祖想要法办宋濂。朱标为老师求情时,明太祖并未责怪他。为了更直观地教育朱标,明太祖拿起荆条展示给朱标看。当朱标指出荆条上的刺时,明太祖徒手将刺全部撸掉,手被刺得鲜血直流。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朱标深刻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身为君王的明太祖为了教育朱标不惜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朱棣又怎么可能与朱标争夺太子之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