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往太宗年间的文德皇后是履历上闻名的贤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
在唐太宗年间,文德皇后长孙氏以其贤德之名而广受赞誉。她出生于显赫的家族,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卫将领,母亲则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孙皇后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出众的品德与才华。
长孙皇后作为长孙晟的掌上明珠,深受家人的喜爱。她的伯父和父亲经过商议,决定将她许配给当时的唐国公李渊。不久之后,长孙晟去世,长孙皇后便开始与舅父一起生活。舅父看到李世民英俊有才,十分欣赏他的潜力和家世,因此积极推动这桩婚事。公元613年,长孙氏与李世民结为夫妇,开启了他们长达二十三载的恩爱生涯。
在长孙氏与李世民相处的岁月里,她不仅是一名贤淑的妻子,更是唐太宗背后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前期,李世民忙于征战四方,长孙氏便承担起家庭内务和家族关系的打理。后期成为皇后后,她更是协助李世民处理政务,纠正他的过失,确保他在政治上的决策正确性。文德皇后是李世民不可或缺的支柱。
命运多舛,文德皇后在年轻时就身患重病。公元634年,在九成宫避暑时,她染上了疾病。当时的太子为了母亲的安宁祈求大赦天下,李世民也同意了。尽管请高僧为皇后祈福,她的病情时好时坏,留下了隐患。时隔一年后,母亲的去世和太上皇李渊的逝世接连打击了文德皇后,引发了她的旧疾。
文德皇后长期卧病在床,即使服用了药物,病情也不见好转。李世民焦急万分,他捐赠大量珍宝为皇后祈福,并帮助佛教修建寺庙,期望以此方式让皇后的病情有所好转。这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公元636年,文德皇后病逝于太极宫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她的去世举国哀痛,李世民将她葬在了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的九嵕山主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文德皇后作为第一位葬在此地的皇族成员,她的陵墓建造历时107年之久。整个昭陵陵园有180余座墓葬,其中陪葬的普遍是伴葬陵,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文德皇后与李世民的深厚感情从他们早年的婚姻开始便一直持续着。她的去世对李世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了缅怀她,李世民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他甚至在宫外建立了宅舍以寄托对皇后的思念之情。
如今,昭陵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景区,是人们了解唐朝历史的重要场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文德皇后的历史遗迹和相关的图片资料。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文德皇后的长相美丽慈和气质非凡让人印象深刻。她与李世民之间的情感深沉是天子夫妇之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