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轶事 唯一可以带枪见毛泽东的人

大明星 2025-04-02 11:35www.198689.com大明星

王震将军:一代名将的传奇人生

王震将军,这位生于1908年、逝世于1993年的名将,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采,成为了历史的传奇。他身材瘦长挺拔,直鼻梁,厚嘴唇,大嘴巴,一副耿介、纯真的模样。每当他怒目而视或乐开怀时,他的嘴咧齿突,宛如金刚与孩童之间的转换,展现了他直率的性格。

王震将军对于任务的执行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凡受领任务时,他必蓄胡须,直至任务完成才净面剃须。这使他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领导亲切地称为“王胡子”。这个称号背后,是王震将军对任务的严谨与专注。

1956年,王震将军被任命为农垦部部长,赴新疆农垦部队视察。面对迎接他的牌楼与鲜花,他并未沉醉其中,而是直接提出了实用的问题:“这牌楼能打敌人吗?能长庄稼吗?能产粮食吗?”当他看到临时厕所上的牌子“首长厕所”时,更是愤怒地表示:“搞这个名堂干啥?首长的尿也是臊的吗!”他的这种务实与直言不讳,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尽管在战争中身经百战,王震将军却对文化人有着极高的推崇。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经常与华罗庚、杜鹏程、丁玲、艾青等文化人交往。尤其是与华罗庚的友谊,更是被传为佳话。当华罗庚被批斗时,毛泽东亲自表态:“王胡子的朋友华罗庚要保一下。”这足以看出王震将军的人格魅力与对文化人的尊重。

王震将军不仅是一位武夫,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1944年冬,他率队南下时,面对陈康白丢失书籍和仪器的痛苦,他不仅安慰对方,还作诗一首以示鼓励。诗中的“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杆子,誓与马列共生死。”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和对文化的热爱。

艾青作为著名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当他在建设兵团某师时,王震将军的到访与鼓励,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与尊重。王震将军不仅将艾青介绍给全师官兵,还亲自背诵艾青的剧作《大风歌》中的台词,展现了其对文化的热爱与推崇。

在文革的动荡中,王震将军遭遇了一场不公的挑衅。有人将他与贺龙相提并论,给他挂上了一块牌子,写着“贺龙黑干将”。面对这样的侮辱,将军愤怒至极,他破口大骂,将牌子摔在地上,用脚踩踏,坚决地说:“老子不挂这个,老子只挂军功章。”有人将此事告知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大笑,评价道:“王胡子赤膊上阵了,谁让你们惹他?他急了,要跟你们拼命的嘛!”

当邓小平在1975年被停职时,王震将军召集了叶飞、李强、王诤等将军,他的眼神充满决心,挥舞着手臂,怒目而视:“我要上山打游击,你们敢不敢跟我去?”他又质问道:“你们能带多少队伍?多少枪支?”他的情绪愈发激动:“我要到天安门广场先发表讲话,然后自杀!”他的决心和勇气令人震撼。

某日夜晚,在“文革”期间,、、、等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内部电影。电影即将开始,突然王震将军出现,手持拐杖,愤愤而来,在前排走来走去。警卫局长悄悄上前询问:“王老,您找谁?”将军毫不畏惧,用拐杖敲地,大声呼喊。等人听后哑然。

王震将军不仅英勇无畏,他的品行也令人敬佩。1952年,他的弟弟王馀美写信给他,希望资助建一栋“王家大院”。但将军坚决拒绝,回信中写道:“弟弟:妈妈回家去住,我负责砌两间房子,但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务员...”他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展现了他的公正无私。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王震将军回乡时得知其弟王馀美的鸭子吃队里谷子无人敢管。他立即召集生产队领导和县人武部干部解决这一问题。他对在场的胡世中命令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王震上将命令中尉同志,跑步到王馀美家捉鸭子,全部交给供销社。”他的公正和果断令人钦佩。

当王震将军的侄女因迁户口到北京而引发争议时,他愤怒地命令有关部门将其送回原乡。他对侄女说:“我年事已高,记性不好。只认得同辈人,不认得下一辈人。”他的公正无私和坚定立场令人敬佩。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王震将军与病魔抗争时的事迹更是感人至深。当他需要气管切开手术时,他最初拒绝手术。但当邓小平得知后,委托夫人卓琳到医院劝说。将军听从了邓小平的命令并接受了手术。他的忠诚和坚韧令人感动。

王震将军的一生充满了英勇和奉献。他的去世在广州引起了巨大的哀痛和尊敬。他在广州病逝后,隆重的仪式在佛山机场举行送他回北京的事仍历历在目。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风骨棱棱的长身皓首的形象。他的秘书李慎明告诉我他去世前留下的遗墨:“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这就是伟大的王震将军给世人留下的震撼人心的声音!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壮哉,“王胡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