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种刑具大臣抢着体验 百姓却很害怕!
大明星 2025-04-21 21:03www.198689.com大明星
明朝的开国皇帝出身寒微,在取得天下后,为了稳固大明江山,采取了严厉的刑罚。其中,《大明律》和《大诰》所规定的罪名远多于前代,刑罚方式也极为残酷,令人闻风丧胆。
明朝有一项特殊的刑具,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古老规矩,那就是专门对付大臣的仗刑,也就是打板子。这种刑罚原本是用于罪犯的,但在明朝,除了建文、永乐、洪熙、弘治、泰昌几位皇帝外,其他皇帝都曾对大臣使用过仗刑。
一次,就有146位大臣遭受仗刑,其中11人当场死亡。这种刑罚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明朝的忠贞大臣们却视之为一种“荣耀”。这是因为被施以仗刑的大臣,都是那些直言劝谏、敢为国家维护利益而冒犯皇帝的人。
廷杖之刑在民间的叫法是笞杖之刑。虽然士大夫们愿意“享受”这种刑罚,但百姓却敬而远之。尽管打板子总比杀头、流放要好,但最终的轻重完全取决于执行仗刑的衙役。
有钱的大臣可以通过贿赂衙役,使仗刑只伤其表,不及其里,休养几日便可恢复。而没钱的大臣则可能被衙役重点照顾,打完板子后非死即残。
对于女囚来说,仗刑更是痛苦。因为打板子时要褪去裤子,露出臀部和腿部,以达到羞辱的目的。许多昏官污吏在断案时,如果涉及到女罪犯,就会故意施以仗刑,甚至脱掉其鞋裤。当地无赖甚至会赶来观刑,故意羞辱女囚,导致其无颜生存,选择自我了断。
明朝的仗刑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但对于那些敢于冒死劝谏的大臣来说,它也是一种“荣耀”。这种矛盾的现象反映了明朝时期独特的政治文化和人性光辉。
上一篇:父亲节代表什么生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