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是谁
地藏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大愿与大孝的象征
地藏菩萨,作为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其“大愿”的特质而著称。关于他的形象与职责,无论是在佛教经典还是历史传说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与丰富的故事。
在佛教经典中,地藏菩萨梵文名为“Kṣitigarbha”,意指如大地般安忍不动,如秘藏般静虑深密。据佛经记载,他接受了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灭度后、弥勒成佛前的无佛时代,发愿救度六道众生,尤其是对地狱众生的救度尤为关注,因此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的象征意义深远。他的誓愿体现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慈悲精神。在经典中,他的救母事迹被特别强调,将孝道与普度众生的宏愿相结合,使他成为佛教中“大孝”与“大愿”的代名词。
历史传说中的地藏菩萨更为人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人间形象。金乔觉,作为地藏菩萨的人间化身,是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的王子。他唐代来华修行,定居九华山,并成为了九华山道场的开创者。金乔觉汉学造诣深厚,其诗作被收录于《全唐诗》。他剃度出家后,圆寂后肉身不腐,被信徒尊为“金地藏”,并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他的肉身塔(月身宝殿)至今仍然留存,成为九华山的核心圣迹。
在佛教艺术中,地藏菩萨常以僧人形象出现,手持锡杖与宝珠,头戴毗卢冠。这些形象特征都象征着他“幽冥教主”的身份,掌管着对地狱众生的救赎。
安徽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之地,自唐代以来就成为了地藏信仰的中心。这里融合了金乔觉的生平与佛教教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朝圣文化。
地藏菩萨在佛教中不仅是一个具有神圣性的形象,更是一个兼具人间性的信仰对象。他既是佛教经典中的大愿菩萨,又通过如金乔觉这样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而具象化,成为汉传佛教中的重要信仰对象。他的故事与传说,无论是经典记载还是历史传承,都赋予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广泛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