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士族非常重视礼节 古人到底重视到什么
今天,风趣网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关于东晋礼仪的深入解读,让我们领略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东晋时期,政治偏安于江南,名士云集,清谈之风盛行。随着北方大量人口的南迁,中原文化与江南文化交融,催生了东晋文化艺术的繁荣。我们所熟知的许多文化瑰宝,都出自这一历史时期的沃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雅的门阀士族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使是帽子被风吹掉这样的小事,也会成为人们奚落的把柄。
这其中,有一个与著名文人陶渊明有关的故事。陶渊明的外公孟嘉,是东晋权臣桓温的参军。他少年成名,才华横溢,深得桓温器重。某日,桓温设宴款待文武官员,酒酣耳热之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这个重视礼仪的时代,这种行为被视为极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尽管帽子是被风吹掉的,并非孟嘉有意为之,但大家还是心照不宣,想好好捉弄他一番。
桓温作为领导,给大家使了一个眼色,装作不知道孟嘉的失礼。孟嘉上完厕所回来,才发现自己失礼,同时发现一篇嘲笑自己的文章和帽子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这篇文章是谘议参军孙盛写的,文章诙谐有趣、文采四溢,满满的都是对孟嘉的嘲笑。
面对众人的奚落和文章中的讽刺,孟嘉并未动怒。他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取过纸笔,迅速写下一篇反讽的文章。他的才思敏捷赢得了满堂喝彩,大家也就不再怪罪于他了。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东晋文人名士的洒脱风雅,也让我们看到了东晋时期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帽子被风吹掉了这样的小事都能成为奚落的对象,可见礼仪在东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孟嘉脱帽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一个历史典故。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东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名士风采。在这个时代,礼仪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修养和文化传承的体现。东晋的文人名士们在追求风雅洒脱的也注重礼仪的修养和维护。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