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中罗斯福为什么要为中国提名为四大国
1943年,中英美三国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历时四天,即著名的开罗会议。这次会议是为了商讨反攻日本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布置。在这个会议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作为对美友好的大国概念崭露头角。罗斯福总统在参战后多次提及这一概念,并致力于提名中国为四大国之一。
美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的坚持下,苏联放弃了反对中国参加《四国宣言》的立场。于是,中国成为了《莫斯科四国宣言》的首批签署国之一。而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更是在一次私人会晤中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计划。他特别强调,新的联合国组织应该设立一个由中美苏英组成的处理军事问题的执行委员会。这四个国家应该共同组成“四警察”机构,以遏制未来的侵略行为。
开罗会议是中国成为四大国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这次会议重申了卡萨布兰卡的要求,并向中国庄严保证将收复自1895年以来被日本侵占的所有领土。《开罗宣言》的突出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和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当时背景下蒋公和宋美龄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十分紧密。中华民国一直是美国小弟般的存在,甚至美国大使都参与了中华民国总统的废立事宜,可见两国关系之密切。而在二战中,同盟国的胜利离不开每个国家的贡献。除了美国和苏联毫无争议的地位外,英国坐稳第三把交椅。至于第四把交椅,除了中国在二战中拖住了大量敌军力量外,还有谁能胜任?尽管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完美,但我们不能否认其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四大国的地位是中国通过抗战赢得的。二战与一战不同,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斗争也显得尤为重要。在盟军朋友圈中,除了美英俄国以外,只有中国有实力参与亚太地区的战斗。虽然当时中国比较颓废,但作为一个拥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其在盟军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由于当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稳定,可以加以培养以压制苏联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