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金计算基数定了
北京市养老金计发基数在截至2024年12月的统计中,已经确定为每月11883元,相比去年的11525元,有了3.1%的增长。这一数字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反映了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年度增长趋势。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这个基数的变化意味着他们的养老金将有所调整,尤其是对于那些缴费年限长、缴费指数高的人群来说,这种变化带来的收益将更为明显。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一基数的具体应用和相关规则。
这一新基数适用于在2024年1月1日之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他们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将按照这一新基数进行计算。而对于那些在2024年1月1日至基数公布期间已经退休的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将按照新基数进行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计发基数11883元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例如,如果缴费年限为42.08年,平均缴费指数为0.67,那么基础养老金为(11883元 × 0.67 + 11883元)÷ 2 × 42.08 × 1%,大约每月可以领取4176元。
过渡性养老金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视同缴费部分,另一部分是实际缴费过渡期。其中,视同缴费部分的计算方式为:计发基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1%。比如,如果视同缴费为10.92年,那么对应的过渡性养老金每月为1291元。实际缴费过渡期的计算方式为:计发基数 × 实际缴费指数 × 过渡期年限 × 1%。以缴费指数0.67、过渡期4.25年为例,每月对应的过渡性养老金为338元。
除了上述调整外,还有一些其他政策与之相关。对于在基数公布前已经领取养老金的2024年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将重新核算并补发差额。从2025年起,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将有所延迟,但他们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仍然按照统一标准执行。这一调整对于北京市的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消息,意味着他们的养老生活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这一基数的调整不仅反映了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体现了对广大退休人员生活的关心和重视。随着这一基数的调整,北京市的退休待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