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伦的生平如何?身居高位却一生清正
第五伦,这位来自京兆长陵的杰出人物,他的故事跨越了历史的长河,至今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田氏,在西汉初期,田氏后人众多,因此以迁徙的次序为姓氏。他曾在朝中担任郡吏和乡啬夫,然而仕途的坎坷使他选择了改姓隐世,成为一名道士。
在东汉建武年间,第五伦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负责监督铸钱和长安市场的运营。他的才华和正直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被举荐为孝廉,并曾任淮阳国医工长。但他的心在更广阔的地方,他追求的是为民解忧的使命。
第五伦的生涯中,无论在哪里,他都把为民解忧作为自己的职责。当他担任京兆尹主簿时,他严格管理市场,校正秤、斗、尺等度量衡器具,确保交易的公平。在蜀郡太守的职位上,他面对属吏中的豪富之徒,果断采取措施,裁汰富户出身的官吏,选拔清贫正直之士,大力反腐倡廉,使当地的吏治得到明显改善。
第五伦一身正气,秉公办事,对外戚势力进行抨击,要求抑制其势力。他坚持对外戚不能“职事以任之”,为此得罪了许多人,但他始终不变。他的子孙劝他说话办事不要太峭直,不要得罪太多人,他坚定地表示忠君爱民必须“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第五伦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勇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批评。他承认自己有私情杂念,举例说有人送他一匹千里马,他虽然未接受,但在选拔人才时仍会想起那人。他的侄子生病时,他夜不能寐;而自己的儿子生病时,他的关心更是深切。这些都表明他仍有私心。
第五伦的事迹并非偶然,他的背后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执政为民的公道之心。他用这种价值观去衡量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他的清正家风影响了子孙,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章帝元和三年,第五伦告老还乡,数年后安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他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我们心中的楷模。他的价值观、他的精神、他的勇气,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