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神医疗法
2025年曝光台——介绍“神医疗法”背后的骗局
一、伪科学产品的泛滥
在央视的315晚会上,我们得知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商家利用“量子”这一前沿科技概念,包装出各类伪科学产品。比如所谓的“量子细胞激活术”,宣称能治疗各种慢性病,实则毫无科学依据,纯粹是敛财手段。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美容院以“量子舱”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但所谓的“高科技设备”其实只是普通的白板、塑料椅等。电商平台上的投诉显示,涉及量子概念的商品投诉率高达43%,如“量子芯片鞋垫”,成本仅为0.8元,却被虚高至几十倍的价格出售。
二、网络直播中的“神医”真面目
网络直播间里,有人自称“中国中医第一慈善医生”的李善人,通过所谓的“帮扶计划”引流,兜售所谓的“高干专供药”参茯金丹。声称能根治各种慢性病,其实只是利用虚假身份和话术诱导消费。这些所谓的“神医”,往往通过虚构的身份和祖传秘方来吸引消费者。比如张文荣等人在电视广告中宣称专治各种疾病,其实都是同一演员扮演的不同角色。更有甚至,如杨中武自称“神医”,推广所谓的“生命乐章”疗法,要求患者断食饮用某种饮料,导致患者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三、伪科学疗法的危害与监管挑战
有些“老神医”采用野蛮的疗法,如针刺放血、水泥外敷肿瘤等不科学的方法治疗癌症,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一些农户被误导使用所谓的“光学赋能”设备处理种子,期望提高产量,结果却导致减产损失惨重。这些案例揭示,“神医疗法”往往通过伪造科学概念、利用信息差和情感营销来行骗。违法广告更是形成了一个虚假宣传的链条,通过评书机、网络平台等方式夸大疗效,推荐的产品多为普通食品或三无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对违法广告实施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打击的难度仍然很大。专家提醒消费者:疾病治疗必须遵循科学原则,警惕各种虚假宣传,就医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消费者需提高科学素养与法律意识,避免轻信非正规渠道的医疗宣传。每一个案例都警示我们,科学与健康不能成为商业欺诈的牺牲品。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避免被这些伪科学疗法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