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李子柒维权难度较大
一、核心法律争议:思想与表达的微妙二分法
1. 法律保护范围的微妙界定
《著作权法》坚守的原则是“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即它只拥抱具体的表达形式,而疏离于抽象的思想、理念或创意。以李子柒的视频为例,其中的具体画面,如镜头语言、场景布置,都属于“表达”的范畴,而田园生活的主题、拍摄风格理念则属于“思想”的范畴,后者并不在法律的羽翼之下。
争议焦点:模仿与侵权的边界
在越南博主的案例中,模仿与侵权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其在发型、造型、镜头运用、叙事节奏等方面的模仿,可能游走在“表达”与“思想”的灰色地带。要判定是否侵权,需要对每一个细节进行逐一比对。
2. 国际维权的曲折之路
若越南博主在海外平台发布视频,维权之路需遵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或双边协议。跨国法律程序犹如一条迷宫,执行难度极高。即使确定了侵权行为,实际追责仍面临司法管辖权、法律适用差异等重重障碍。
二、律师视角下的维权困境
1. 相似内容的定性挑战
当双方均以田园生活为创作主题,通过女性与老人的互动展现乡村宁静时,如何界定这种“创作思想”的相似性成为一大挑战。镜头技巧、拍摄手法等可能被归入“思想”的范畴,使得定性问题更加复杂。
2. 精准比对的必要性
法律要求我们对具体的表达形式,如分镜设计、画面构图、台词编排等进行逐一比对,而非基于整体风格的模糊对比。越南博主的视频中是否复制了李子柒的镜头序列或画面构图,需要通过技术分析来确认。
三、案例启示与深入讨论的议题
公众观点与文化影响
一部分人认为,模仿行为不过是“东施效颦”,不仅不会削弱李子柒作品的独特性,反而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文化讨论和价值认同。
法律实践的局限性
现行法律在应对新型创意侵权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如何划定“借鉴”与“抄袭”的界限成为一大议题,亟待更明确的司法解释。
李子柒的维权之路可谓困难重重。她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在于法律对于“思想”与“表达”的界定模糊,跨国维权的复杂程序,更在于如何对具体的表达细节进行高精度的举证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