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早就名存实亡,为什么到战国末期才被彻
周王室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微妙存在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长河中,周王室一直扮演着一种微妙的角色。从“平王东迁”后,周王室逐渐陷入了数百年的衰弱期,似乎注定要成为历史长河中的过客。这个名存实亡的王朝却在春秋战国数百年间屹立不倒,直至战国晚期才被秦国彻底消灭。那么,为何周王室能够挺到战国晚期呢?
周王室的存续与其建立的礼法制度密切相关。尽管周王室实力衰微,但周朝建立的宗法制度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一宗法制度成为诸侯列国短时间内难以逾越的鸿沟。名义上,诸侯国仍是周王室的臣子,贸然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无异于自寻死路。周礼对人们的影响深入,从诸侯朝见天子到人们的饮食起居,无不受到周朝礼制的影响。周王室作为《周礼》的最高权威,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周王室的存续也与诸侯列国的需要有关。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需要周天子来制衡诸国。历史上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往往通过“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来凝聚诸侯,号令诸侯。诸侯从周王室那里获得霸主地位的合法性,而天子则依靠诸侯维持自身的地位。这样的情况在战国初期依然存在,诸侯虽然获得了实质性的自立,但仍需要周王室的册封来确认其合法地位。周王室一直能够存续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诸侯需要在周王室这边谋取合法地位。随着战国晚期诸侯兼并战争的加剧,这种需求愈发强烈。随着秦国逐渐崛起并一家独大后,无需再顾忌其他诸侯的反应,最终消灭了周王室。可以说周王室的覆灭宣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周王室的文化象征意义。周王朝存续了八百年之久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虽然名存实亡但依然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周王室作为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之一其覆灭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的终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挺到战国晚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宗法制度的影响、诸侯列国的需要以及文化象征意义等。尽管周王室早已名存实亡但在历史长河中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随着战国晚期历史趋势的发展周王室终究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但其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仍在后世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