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未尝败绩的李牧为何死在一个奸臣的嘴下

大明星 2025-05-11 07:45www.198689.com大明星

公元前245年,赵国悼襄王离世,其子继位。继位之初,便下令撤除廉颇攻打魏国的职务,并派乐乘接收其部队。面对这一决策,廉颇愤怒不已,愤而反叛,驱逐乐乘,投降魏国。

对于廉颇的这一“叛国”行为,史学界虽有人提出批评,但若我们设身处地地思考,他的选择似乎也是无奈之举。试想,如果他选择忍耐并接受撤职的决定,他的下场或许会更糟。毕竟,他的接班人并非等闲之辈。

赵国历史上名将辈出,如廉颇、赵奢等人皆为战国时期的杰出武将。其中赵括虽存在争议,但也不能否认其才干。在那个时代,赵国与秦国的战争尤为激烈。赵奢和赵括相继离世后,赵国只剩下李牧一位杰出的将领。赵王因此重用李牧,让他统领全军。

李牧原本驻守在赵国北部边境,长期对抗匈奴。他的主要任务是防备匈奴入侵。李牧的成名之战便是打败了强大的匈奴部队,创造了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经典战例。他是如何打败匈奴的呢?《史记》中详细描述了这一过程。李牧首先示弱于敌,引诱匈奴进入汉地,然后设下奇阵,一举击败匈奴十余万骑。此战之后,匈奴数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在位期间,赵国最杰出的将领只有李牧一人。公元前244年,赵王命李牧攻打燕国,他成功攻克了武遂、方城等地。十年后的公元前234年,秦军进攻赵国,李牧率军迎战,在宜安打败秦军,秦将桓齮逃亡至燕国。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肥之战。此后,李牧多次反击秦军,均取得胜利。

秦国虽强,但李牧的存在让秦军难以一举吞并赵国。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进攻赵国时,赵王却听信宠臣郭开的谗言,撤去了李牧的职务。这一决策与当年撤换廉颇如出一辙。对于李牧来说,他面临的是与廉颇同样的困境。当年廉颇选择反叛出逃,而李牧没有选择反叛或出逃,最终被赵王暗中设计杀害。

李牧一生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敬爱,他在部队和人民群众中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他在对外征战中屡次重创敌军,尤其是对抗匈奴和肥之战更是经典战例。他的无辜被害让赵国自毁长城,令人扼腕叹息。如果赵国能够珍惜并善用这位杰出将领的才能和智慧,或许会有不同的历史走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