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广西平南县思旺镇,一个名叫小月的女孩,她的命运轨迹在生命的初期就遭遇了巨大的波折。自从母亲离开后,她与父亲、姐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居住在离镇上近20公里的偏远村落。为了求学,小月只能寄宿在镇上的托管所,而这段路程需要徒步四个多小时。正是在这个名为“天天”的托管所里,小月和其他9名女孩遭遇了宿管老师的长期性侵。她们中最大的仅13岁,最小的只有六七岁。
小月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悲剧频频被媒体曝光。在广西兴业、湖北十堰、四川自贡等地,都有留守儿童遭受性侵的悲剧发生。这些恶行令人痛心,更令人感到愤怒。
平南县人民法院已于2017年9月15日作出判决,被告人谭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虽然性侵者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和阴影却难以消除。要帮助孩子们走出阴影,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孩子缺乏性知识教育,是她们遭受侵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小月表示,在遭受侵害之前,她从未接触过与性侵相关的知识,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在留守家庭中,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限,孩子们往往连最基本的生理知识都无法获取。
“女童保护”组织的负责人孙雪梅深知性侵知识在留守地区的空白。她出生在贵州山村,对留守儿童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解。她表示,留守儿童比城里的孩子更需要性知识教育,因为缺乏家长的监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仅有针对儿童的教育并不足够,还需要多部门的联合介入和多方协作。
除了缺乏性知识教育外,这些孩子在遭受侵害后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复杂需求也是一大挑战。恶魔落网只是开始,后续的司法程序、隐私保护、心理咨询等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国外,一些法院设立了一站式的服务中心,为遭受性侵的儿童提供综合服务。目前,这种方式在浙江、北京等少数地区已经开始试点,但推广开来还需要时间。
遭遇侵害的小月曾四次被公安机关叫去问话,她表示每次询问都让她感到非常不好。但事实上,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件有专门的司法程序,目的是为了避免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律师秦建龙代理过多起未成年人性侵案,他发现除了多次询问外,还存在其他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如公安机关在取证过程中没有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
保护留守儿童免受性侵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除了加强性知识教育外,还需要完善司法程序、加强隐私保护、提供心理咨询等综合服务。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除了司法保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关于儿童保护的深思
何思云,平南县思旺镇中心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用她的敏锐与勇气,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
2017年5月的一个偶然,她从学生口中得知,那些留守的女童们在夜晚遭受宿管老师的性侵。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平南县的教育主管领导对此的反应却让人大失所望。
何思云提到,由于学校对此事的态度模糊,她只能向上级反映。给教育局局长打电话未接,发短信也未得到回应。局长李杰清的建议是:由家长报警。这不禁让人痛心。法律明确规定了教育等单位和个人的管理、监管职责,对于未成年人遭受的侵害,他们有报案的义务。如果教育监管部门都不能清楚履行这一强制义务,那么如何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呢?
其实,无论是谁,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我们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儿童的侵害进行报告。公民的举报应当成为预防和及时发现儿童性侵事件的重要一环。以去年南京火车站和重庆医院的两起猥亵女童事件为例,尽管旁观者众多,却无人现场报警,这些事件经过网络发酵后才得到关注与惩治。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7年11月的调查揭示了儿童性侵的严峻现实:熟人作案高发,且许多案件发生在家庭内部,长期隐蔽,执法机构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民众的自发监督和报告。否则,我们如何谈论对孩子的关注和保护?
在全球范围内,儿童性侵害都是一个复杂的难题。这需要立法、司法、教育监管、社会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努力,也需要改变民众的观念意识、提高重视程度、普及相关知识。只有当每个部门都认真履行其职责,每个公民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孩子们心理的伤痕才能得到真正的修复和抚平。
让我们共同关注那些需要保护的孩子。无论是留守女童还是其他儿童,他们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只有我们共同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儿童的权益和幸福。不要让孩子们的心灵再受伤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屏障。原标题所揭示的留守女童遭宿管老师长期性侵的悲惨事件,应当成为我们心中的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关注儿童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