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中国传统杂技的故乡
濮阳市戚城公园在节日期间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来自濮阳市杂技团的小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征服了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这里浓郁的民俗气息为元宵佳节增添了欢乐和祥和。
地处黄河之滨的濮阳,被誉为“超人艺术”的杂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东北庄杂技,这个有着“杂技之乡”美誉的地方艺术,历经千年发展,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显雏形。到了元末明初,它逐渐兴起,并在清朝中期达到全盛,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改革开放以来,濮阳的决策者们独具慧眼,将厚重的文化基因融入经济发展中,让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这一战略决策促使杂技这一源自民间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繁荣发展。2007年,东北庄杂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实至名归。
濮阳杂技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其演出团队遍布国内各大城市。特别是在桂林和苏州的演出,创造了国内杂技晚会演出场次、上座率和收入的多项纪录。
濮阳杂技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杂技文化的博大精深。小演员们已经走遍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也有他们的专场演出。
历史悠久的濮阳杂技不断创新,吸取现代舞蹈、艺术体操、戏剧、武术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濮阳市杂技艺术学校作为河南唯一的杂技中专学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技人才培训基地。
如今,杂技产业已成为濮阳文化产业的龙头,全市拥有各类杂技团体和大量的从业人员,年经营收入可观。濮阳市文化局局长刘乡英表示,未来将进一步规范杂技演出团体,建立大规模的杂技教育培养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杂技之乡。
濮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李萍评价说,濮阳杂技的演出不仅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以文化为媒传播了友谊、美和民族精神。
濮阳杂技以精湛的技艺、绚丽的节目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重新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