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能得西川其实幸亏猛张飞一念之仁义释严颜
在东汉末年天下动荡的局势下,刘备因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在赤壁之战后迅速崭露头角。为了拓展地盘,他志在得到西蜀的益州。益州之主刘璋,不明就里地迎接了刘备的军队进入蜀地,巴都太守严颜预感到蜀地或将易主,因此发出感慨:这就像独坐在穷山之中,却引虎自卫。
后来,刘备与刘璋的冲突爆发。诸葛亮率领大军从陆路前来救援,而张飞则沿江逆流而上,向蜀地进发。
当大军抵达巴都时,严颜严防死守。张飞对此颇为头疼,但诸葛亮早已告诫他,严颜是义士,不可轻举妄动。经过一番激战,严颜的守城大将投降,张飞率军入城,严颜被俘。
严颜被俘后坚贞不屈。张飞愤怒之下欲处决他,但严颜神色自若,说:“大丈夫能屈能伸,该做的都做了,砍头又有何惧?”这令张飞大为震撼,认为他是个硬骨头。张飞亲自为他松绑,请他入座,并自我反省。之后,张飞对严颜以礼相待,终于使他归降刘备。
严颜的归降对张飞入蜀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他的部下多为严颜的旧属,他们在严颜的劝说下纷纷投降张飞。这样,张飞一路势如破竹,竟先于诸葛亮进入蜀地。
诸葛亮的赞赏与刘备的欣慰,使得严颜得到厚赐,张飞也被封为巴西太守、新亭侯。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思考:若无张飞的义释严颜,后果会是如何?也许他一路苦战也难以真正进入西川。而相比于李宗仁的憨厚仁德,这位军阀也有其奸诈诡谲的一面。
李宗仁初出茅庐时,带领着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广西的贫穷落后使得队伍管理颇为困难,常有士兵掠夺百姓财物。李宗仁深知纪律的重要性,因此与士兵约法三章。
然而一天晚上,刚宣布完“三大纪律”的李宗仁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士兵被怀疑偷窃妇女的衣物而引起争执。面对这种情况,李宗仁慎重处理,亲自询问士兵。士兵坚称衣物是捡来的,并非盗窃。然而李宗仁却追问是否有证明,士兵自知违反“不得私自上街”的纪律,无法证明。
李宗仁声色俱厉,以铁腕处理此事。他集合队伍,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说后,下令将那名士兵就地枪决。这一事件凸显了李宗仁在维护纪律方面的坚决态度。事情进展到这里,李宗仁依然不依不饶。他指着士兵的遗体,声音坚定而严厉:“这就是违反军纪的下场!”这一刻,周围的两千人瞬间肃静下来,被李宗仁的坚定与无私所震慑。他的铁面无私,无疑在士兵们心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
事后,参谋长向李宗仁汇报了调查情况,那件被误认为是士兵偷窃的破衣服,实际上是他从大街上捡来的。得知真相的李宗仁,沉默不语,内心显然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几十年后,已经位居高位的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深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一生中,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那个无辜的士兵……我深知,即便他有错,也不应该付出生命的代价。当他怯生生地告诉我他是我的老乡时,我内心的波动难以言表。那一刻,我竟然萌生了杀机。我原以为,杀掉一个老乡能够树立我的威信,但我却忘记了,我一向反感玩弄权术的人,而我,竟然也用了权术夺去了一个无辜的生命。
回首往事,我深感愧疚。那个士兵的逝去,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痛。他的故事,提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坚守正义,珍视生命,而不是被权力与威势所迷惑。希望人们能关注到我们背后的故事,理解我们的失误与反思。”
以上是奇技网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更多关于李宗仁与那位士兵的故事,以及其他历史人物的风云岁月,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见证那些历史上的动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