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汀被曝吃出生鸡肉
近期频发塔斯汀快餐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一、近期典型案例回顾
1. 2024年12月四川德阳事件:消费者熊先生反映塔斯汀汉堡鸡排夹生,出现身体不适。涉事门店最初否认问题,后承认操作失误。
2. 2024年11月辽宁沈阳事件:孙女士父亲购买的汉堡中发现生肉。塔斯汀提出赔偿,但拒绝删帖引发争议。官方回应模糊,未明确道歉。
3. 2024年10月广州事件:消费者曝光汉堡肉排未熟,门店回应操作失误或设备问题,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二、2023年同类事件回溯
江西南昌事件(2023年10月):消费者投诉外卖食品不熟,门店赔偿并要求删帖。类似事件在社交平台频繁出现,引发关注。
山东青岛事件(2023年7月):消费者食用未熟鸡腿后不适,门店回应肉发红属正常现象。监管部门检查未发现问题,消费者仅获少量赔偿。
江苏、广西等地区也有消费者反映奥尔良烤翅等产品未熟,引发腹泻等问题,但解决方式多为退单或小额补偿。
三、品牌回应与争议焦点
1. 归因模糊:多数门店将问题归咎于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但未公布具体的整改措施。
2. 赔偿条件引质疑:塔斯汀多次提出删帖作为赔偿前提,消费者认为这是掩盖问题而非真正解决问题。
3. 监管困境:部分案例中,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并未发现问题,消费者因证据不足难以获得满意解决。
四、连锁反应与舆论风向
1. 消费者信任度下降:社交平台及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超过1800条,其中半数以上涉及食品质量问题。
2. 扩张与品控矛盾凸显:塔斯汀品牌近年来快速扩张,门店数量达7000+家,但食品安全管理滞后,被指重视速度而忽视质量。
五、总结与展望
塔斯汀近期多次陷入信任危机,面临门店标准化执行、赔偿机制及监管透明度等多重质疑。尽管品牌规模迅速扩大,但食品安全隐患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消费者呼吁第三方介入调查,并公开整改进展。塔斯汀需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和整改,重建消费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