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大山里的墓地,总给人一种阴冷、神秘的感觉。尤其是在鬼节这一天,这种氛围更是浓厚。在这样的地方,裴婆婆售卖香烛纸钱已经五个年头了,即使是在鬼节,她也依旧照常营业。
当问及在这种地方做生意有何忌讳时,裴婆婆地回答道:“老祖宗交代过,在这里做事要遵守很多规矩。”她会在每天下午五点钟前准时收摊,据她透露,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收摊后,所有小贩都会用黑布遮住摊位。黑色在这里是最不引人注目的颜色,过于招摇在这里是不被允许的。
对于守墓人老谭来说,他的生活就像是在“坟堆”里度过。他年近六旬,住在墓地旁边的小棚里已经快十年了。每天夜里,他还需要巡视墓地。
尽管老谭在日常的巡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插烛的小盆被打翻,供果被咬得只剩下半。但他总是能找到科学的解释来安慰自己。他说:“小盆打翻一定是风太大了,供果被偷吃一定是鸟或老鼠干的。”
鬼节这天,墓地里的氛围更是异常凝重。裴婆婆虽然在这里做生意已经多年,但每到这一天,她依旧会感到一丝不安。她依然坚守在这里,为前来祭拜的人们提供香烛纸钱。
老谭则更是尽职尽责,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保持冷静,用他的智慧和经验去解释一切。他的坚韧和勇敢,让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墓地产生了几分敬畏之情。
在这个大山里的墓地,裴婆婆和老谭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不易和坚韧。他们的故事,让人在鬼节这一天,更加珍惜生命,尊重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