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真的以胖为美 又被苏东坡灌水了,唐朝

奇闻趣事 2025-07-09 07:37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关于唐朝的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即唐朝人以肥胖为美。这一观点在历史的传承中流传甚广,且被一些人基于某些历史记载所支持。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会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当我们观察唐朝的绘画作品,如《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时,画中的宫女和仕女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肥胖的印象。在《步辇图》中,唐太宗被九位宫女簇拥着,她们或抬辇子,或打伞盖,或举扇子,看起来都相当纤瘦有力。而在《簪花仕女图》中,虽然女子们的身形略显丰满,但她们的站立姿态轻盈娉婷,绝对可以用“苗条”来形容。

说到杨贵妃,虽然有一些文献记载她“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这绝不代表她是肥胖的。实际上,她可能只是有点肌肉而已。作为一个擅长舞蹈的人,杨贵妃平常肯定少不了肢体运动,有点肌肉是很正常的。而且,她的惧热并非因为肥胖,而是体质所致。

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表明杨贵妃因肥胖而受到宠爱。实际上,唐明皇对杨贵妃身上的肌肉并不欣赏。实际上,将杨贵妃比作赵飞燕的《清平调词》反而暗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并非以肥胖为美。如果杨贵妃真的是肥胖之人,这种比拟就会成为嘲讽。可以确信,杨贵妃本人也是欣赏并愿意被比作赵飞燕的纤瘦美。

至于“环肥燕瘦”的说法,其实源于文豪苏东坡。他可能在自己的审美观念中将杨贵妃与赵飞燕作为肥瘦美的典型。但这并不代表唐朝人的普遍审美观念就是以肥胖为美。事实上,从唐朝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人的美女标准中也是有苗条一项的。例如,唐明皇曾让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赐给太子,这说明当时选美的标准身形苗条、身材高挑、皮肤白皙。

诗僧的两句诗“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也可以证明唐人不以肥胖为美。这意味着无论人的身份如何,都不应该养成肥胖的样子。唐诗中常用的“细腰”、“窈窕”等词语也是用来形容美女的,进一步证明了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并非以肥胖为美。

经过仔细考证,我们可以确定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并不以肥胖为美。他们欣赏的是健康、丰满但又不失纤瘦美的女子。这种美在唐朝的绘画、诗歌以及历史记载中都有所体现。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认识唐朝的审美观念,避免被一些片面的观点所误导。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