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量套餐叫停
三大运营商“不限量套餐”调整之路:从虚假宣传到整改完善
三大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调整可谓一波三折。这一调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市场策略变更,更是针对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进行的长期整改行为。以下是关于这一过程的详细梳理:
一、初始整改阶段(2018年)
那时的背景是,由于“达量降速”条款的存在,不限量套餐被多地工商部门指为虚假广告。湖南工商局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们明确指出此类广告违法并要求整改。面对这样的压力,国务院督查组在2018年9月约谈了运营商,对套餐规则复杂、误导消费者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要求。中国移动迅速反应,于2018年10月率先叫停“不限量”宣传,要求所有套餐标注“达量降速”提示,同时撤换了线上线下相关广告。电信、联通也紧随其后,将套餐更名为“天翼套餐”“畅享套餐”等,避免使用“不限量”这一容易引起误解的表述。
二、后续调整与强化执行(2024-2025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改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中国移动在2024年12月宣布“不限量套餐”全面退场,电信、联通也跟进调整。这标志着“流量自由”时代的终结。运营商在官网及宣传物料中完全剔除了“不限量”选项,转而采用“流量畅享”等描述。与此工信部及地方通信主管部门也多次发文,要求运营商整改套餐命名规则,避免引发消费者的误解。公益律师则提醒,运营商需要警惕除了“不限量套餐”之外的其他隐性套路,比如模糊标注限速阈值。
三、叫停原因
为何要对“不限量套餐”进行叫停呢?这类套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流量限速或断网限制,与宣传的“不限量”严重不符,存在虚假宣传的争议。随着用户流量使用量的激增,这种套餐模式导致运营商增量不增收,流量收入大幅减少。部分用户长期占用大量带宽下载大文件,造成网络拥堵,影响了其他用户的体验。
四、当前现状(截至2025年4月)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套餐命名已经规范化,如“畅享”“随心用”等,并在宣传中明确标注了限速规则。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仔细阅读套餐细则,警惕“达量降速”后的网速限制以及可能的额外收费条款。这一次的整改不仅是运营商的自我调整,也是他们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服务质量而做出的努力。
元宇宙
- 不限量套餐叫停
- 投资人Gorden Lam告诉《福布斯》 阿里巴巴是比亚马
- 枪煞危害 枪煞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 生辰八字查询 5月31日出生的人好不好
- 网页三国杀
- 北京地铁乘客跳轨(发生在北京地铁的灵异事件
- 如何成为优秀的体系专员 提升专业能力有哪些关
- 华晨宇四面台演唱会3秒售罄 唱作实力强劲尽显号
- 日本女偶像控诉社长永田宽哲性骚扰 被逼陪睡洗
- 金丝熊寿命一般只有三五年,金丝熊怎么养最好
- 为何帝王贵族之家多变态 此女人比慈禧毒10倍
- 一筹莫展的同义词是什么
- 手捻葫芦龙头风水葫芦在风水里是不是很有讲究
-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兄弟吗?
- 电压力锅使用方法
- 王宝钏为什么只活18天(王宝钏为什么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