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将支持每个省至少建1所服务全省区域性优抚医院
中新网报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与中国残联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改善社会福利、退役军人以及残疾人服务设施条件,提升管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
该方案特别指出,到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重点支持三类项目:
针对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将支持建设区域性儿童福利设施、未成年人保护设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以及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等。特别是要支持新建殡仪馆或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针对尚未覆盖的县市,要补齐短板。
针对退役军人服务设施,将重点建设烈士纪念设施、军人公墓、光荣院等,并且强调每个省份至少要建设一所服务全省的区域性优抚医院,以尊重和照顾退役军人。
针对残疾人服务设施,将推动建设残疾人康复设施、残疾人托养设施以及省级盲人按摩医院等,确保每个地市都有一所专业化的残疾人康复或托养设施。与“十三五”时期相比,烈士纪念设施、军人公墓、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设施、省级盲人按摩医院等是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的支持内容。
在投资分配上,《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中央预算内投资要优先倾斜于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特别是对于原“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要保证其应保尽保。对于尚无民政、退役军人、残疾人服务设施的地方项目,要优先支持,填补设施的“空白点”。
在投资比例上,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项目的支持按照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支持。为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中部地区的一些特殊困难地区县、贫困县以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项目将给予更大的支持。而西藏自治区、南疆四地州以及四省涉藏州县的项目建设资金则将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额安排。
该方案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福利、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群体的深切关怀,旨在通过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