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身为汉武帝的亲舅,为何勾结别人造反呢
在古代中国,血缘与宗族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亲戚间的纽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轨迹。那么,对于身为汉武帝亲舅舅的田蚡,为何会选择与淮南王勾结,而非坚决拥护汉武帝呢?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
在姐姐王娡成为皇后之前,田蚡一家的生活并不显赫。可以说,正是王娡的发迹,带动了整个家族的兴旺。田蚡本人并无出众的才能,却擅长巴结奉承。他通过依附权倾朝野的窦婴,逐渐在朝中谋得了官职。随着王娡的晋升,田蚡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汉武帝继位时,田蚡和窦婴已身居高位。按理说,作为皇帝的母族,他们应该坚决站在皇帝一边。当时的朝廷局势并不简单。窦太后的权势亦不可小觑,这位自汉朝初期就参与朝政的太后,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超然的地位。汉武帝的很多政策因与窦太后的意见相悖而无法实施。朝中的贵族们在这段时期都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投靠哪一方。
更让田蚡担忧的是,汉武帝年近三十才得子,这在当时人们普遍早婚早育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特殊。皇帝无子的局面让田蚡等人心生浮动。他担心窦太后对汉武帝的压制,也担忧皇位继承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田蚡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进京朝见皇上,田蚡便主动巴结,他们之间的对话透露出一个信号: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淮南王刘安作为藩王,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汉文帝在继位前便是藩王,而且是庶子,这使得藩王继位的可能性大增。淮南王刘安的父亲与汉文帝有共同的祖先,他与汉武帝的血缘关系也相对亲近。在窦太后的威压下,废皇帝的举动并非遥不可及。刘安因此也开始动摇。
之后,田蚡与刘安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旦京城有什么消息或汉武帝有什么动作,田蚡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刘安。当刘安来到长安时,田蚡更是出城迎接,两人关系紧密。当汉武帝有了嫡长子后,刘安的皇帝梦破碎了。但谋划多年的他并未死心,最终策划了谋反,然而被汉武帝镇压并很快失败。
田蚡若在刘安谋反时仍健在,他那骄横跋扈的性格和毫无止境的贪婪,必将导致家族的抄家灭族。这就是田蚡身为汉武帝亲舅,却选择勾结淮南王而非拥护汉武帝的原因。在这段历史背后,我们看到了权力、野心和亲情在权力游戏中的交织与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