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的真相始末 天京事变结局如何
在繁华的江南水乡,历史的漩涡中,一场关乎权力与信仰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
时光回溯到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不久,清军便在南京城周边设立了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宛如两颗定时,时刻威胁着天京的安全。在太平天国与清军激战正酣之际,天京城外的秦淮河突然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异象。原本碧绿的江水瞬间被染成了血红色,无数黄衣黄褂者的尸体顺河漂流。清军判断,太平天国内部一定发生了重大变故。
果不其然,天京城内一场关乎权力与信仰的斗争正如火如��a荼展开。太平天国西征军的形势一度十分顺利,他们成功打破了清军的两个大营,解救了被围困的南昌孤城南昌,一时间令清军主将向荣在战败后选择上吊自尽。在这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
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在太平天国的宗教理论中,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是最高代表;而杨秀清则在关键时刻通过“天父天兄”下凡的把戏获得了洪秀全的追认。随着形势的发展,杨秀清的权威日益壮大,他不仅在太平天国主持全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功绩,而且逐渐起了篡位之心。
杨秀清的东王府穷极奢丽,内有数百名面容姣好、身材风流的江南美女。他日夜淫佚,排场如同暴发户一般。出行时,他的队伍前打着绣有青白二巨龙的旗仗,鼓乐齐奏,扈从千人,一派威风凛凛的样子。杨秀清甚至有自己的行政班子,太平天国的早期大政方针都出自东王府,洪秀全反而被晾在一边。
杨秀清大权在握,视洪秀全如无物,对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老兄弟也是颐指气使。韦昌辉等人为求自保,只能对杨秀清曲意奉承。据说,杨秀清因纵欲过度,身体出现了问题,韦昌辉便四处发榜求医,以讨好杨秀清。甚至韦昌辉的哥哥因得罪杨秀清而被五马分尸,韦昌辉自己也被打过数百大板,但只能隐忍不发。
表面上的平静蕴含着更大的危险。自从西王萧朝贵去世之后,只有杨秀清可以合法通神。每当他表演“天父下凡”时,大家都非常紧张,生怕借“天父”发怒为名处置自己。实力派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知道杨秀清忌讳他们,更是谨慎有加。就连高贵庄严的天王洪秀全,也屡次被杨秀清责罚。据说洪秀全因军中有人偷窥他和妃子们的私事而大怒,要灭口,却被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训斥并罚打屁股。洪秀全有苦说不出,只能跪下认罚。
韦昌辉果断行事,率领兵马冲进翼王府,对石达开家族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这一消息传开后,石达开立刻奔赴安庆召集部属,迅速发兵反攻天京。韦昌辉闻讯惊恐,每日以来发泄愤怒。
韦昌辉的暴行终于引发了天京剩余人马的愤怒。在洪秀全的号召下,他们一起反攻韦昌辉,并将其捕获。洪秀全立即下令将韦昌辉残忍处死,并逮捕了燕王秦日纲,将其斩首示众。随后,洪秀全将两人的首级送往石达开军中,这才使石达开重新返回天京。
据说,韦昌辉的首级被割下给石达开展示,而他的尸体被割成小块,标上“北奸肉,只准看不许取”的字样,挂在天王府外示众。自此,东南西北四王均已离去,仅余的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也待不下去。
石达开是个聪明绝顶的人物,他擅长拉拢人心、招揽人才。曾国藩曾评价他“凶悍、诡谲”,其智力和志向远超他人。他对洪秀全的信仰体系心存疑虑,显示出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洪天王经历此次巨变后,对外部势力心存畏惧,只信任家族成员。尽管石达开深受民众欢迎,但洪天王对他产生了疑忌之心,担心他成为另一个杨秀清。洪秀全将大权一分为二,军权交给李秀成等人,政权则由他的兄弟洪仁发、洪仁达掌握。这使得当打之年的石达开在天京无所事事。
洪秀全的兄弟洪仁发、洪仁达虽然痴迷于宗教,却贪婪敛财;他们无才无能,却喜欢不懂装懂地指挥他人,自鸣得意,日益专横。石达开无法忍受这两个野心勃勃、气量狭小的人。在他的谋士的建议下,他决定离开天京,自立门户,不再受洪氏兄弟的掣肘。
石达开出走时,沿途发布告示,哭诉他在天京的不公待遇,以吸引更多的老兵加入他的队伍。这一策略效果显著,沿途加入的太平老兵众多,跟随石达开离去的人数竟达十万人之多,对太平天国造成了巨大冲击。
石达开离开时带走了当时太平天国一半的兵力,可谓精英尽失。他的军队从江西东部杀入浙江西部,随后进入福建,最终进入湖南,意图进军四川。石达开的军队在最鼎盛时期人数超过二十万,但后来在湖南宝庆遭遇重大挫败,军心涣散,许多人离队而去。石达开率军进入广西后,因贫困连饭都吃不上,士气沮丧。无奈之下,石达开在1861年率残部万余人再入湖南,最终进入四川。
四川地势险要、民富国强。新任四川总督骆秉章严阵以待石达开的军队。石达开率军进入贵州等地后屡遭困境,最终在大渡河前遭当地土司和清军的夹击,陷入绝境。军中粮食耗尽,战斗力几乎丧失。
最终,石达开自请赴骆秉章军中保全剩余将士性命。骆秉章答应后,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和数千名士兵也被清廷屠戮干净。这位曾英勇无比的翼王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更为戏剧性的是,杨秀清被杀的那一天被洪教主定为“东王升天节”,不知是杨秀清还是嘲讽韦昌辉的行为。太平军的革命结局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