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5年以来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

奇闻趣事 2024-12-25 17:19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闽南语,源自福建闽南地区,自南宋以来,随着闽籍祖先的多次大规模迁徙,其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仅在台湾、浙江、广东、海南部分地区扎根,还远播至东南亚一带。这广袤的地域中,孕育了数十种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包括高甲戏、布袋戏、木偶戏、歌仔戏等,它们大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现了这一地区的丰富文化魅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厦门的南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厦门首个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南音,又被称为“南曲”、“南音”,是我国四大古老乐种之一。它汲取了盛唐时期中原雅乐的精髓,融合元曲之所长,与闽南民间音乐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乐种。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发展于宋元,至明清两代已呈现繁荣景象。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群体、团体甚至个人所珍视的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等。这些非遗随着环境、自然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得到创新,使群体和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丰富了文化多样性并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非遗的标准是传承时间超过三代(百年),且传承谱系清晰明确。无论是父子传承、师徒传承还是学堂传承等形式,只要满足这些标准,就能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技艺、经验、精神等非物质形态的存在形式,是群众生活中密切相关且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