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将自己的情人推荐给母亲武则天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的政治才能令人钦佩,然而她的私生活也备受争议,尤其是她与男侍之间的关系,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曾写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谴责武则天的生活作风。武则天,这位权势滔天的女皇,却并未因这篇檄文而动摇。她的手段与气概,无疑是一绝。
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从一位才人逐渐崛起,曾出家为尼,后成为皇后,再至参预朝政,最终称帝。她定纪元为“天授”,又采用“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帝号,彰显其无与伦比的豪气。
不仅在政治上,武则天在生活上也展现出惊人之举。她像男性皇帝一样纳妾封宫,让男侍陪寝,过着荒靡的生活。据史书记载,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都曾因各种原因成为她的男侍。她还专门设置“控鹤监”,搜集天下美男,实际上是一个供其放纵情欲的“后宫面首院”。
以薛怀义为例,他原名冯小宝,本是个市井卖药郎,因身材魁梧、能说会道而得到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曾尝到了与冯小宝在一起的闺房欢乐,整个人焕发出生气活力。但为了掩人耳目,武则天让冯小宝剃度为僧,并改名为薛怀义。薛怀义因得到武则天的宠幸而骄纵嚣张,最终因擅自闯入南衙而被宰相苏良嗣责打。武则天不但没有追究,反而保护他,并让他主持重修明堂。
太平公主曾对母亲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母亲应该选择姿禀秾粹的人来排遣烦恼,而不是宠幸那些市井无赖之徒。但武则天回应说,她之所以容忍薛怀义等人,是因为她们懂得如何让她开心。她还接纳了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作为男侍。这两位公卿子弟的出现使武则天的生活更加荒唐无度。张氏兄弟入宫侍奉武则天期间,“傅粉施朱”,“衣锦绣服”,他们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即使是武则天自己也明白他们的行为是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但即使面对忠诚的大臣狄仁杰的反对也无效了。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指责她的私生活“秽乱春宫”,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在狄仁杰等忠诚的臣子看来这是无法容忍的荒唐行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武则天在政治和私生活上的矛盾和冲突尽管她在政治上表现出色但她对权力的追求和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她走向权力的极端和个人生活的堕落尽管如此她的历史地位和她的影响力依然无法被忽视她的传奇故事仍然被人们传颂至今。狄仁杰与朱敬等大臣先前曾坚决劝谏武则天撤除深宫中的秽乱之源——“控鹤监”。今日,狄仁杰再次挺身而出,对武则天坦言相劝:“陛下,昔日臣提议撤除‘控鹤监’,旨在整顿宫闱秩序,肃清宫廷风气。虽名已除,但宫中二张仍存,实有碍于皇威。皇上的千秋伟业,不应被此等污点所累。愿陛下远离此二人,以保全圣名。”
武则天面对这些劝谏,坦诚地解释她之所以宠爱二张,实乃为了调养身体。她曾为了皇室繁衍子嗣,耗损了自身的血气,导致疾病缠身。她曾尝试多种药物调养,但效果甚微。后来,她听从了沈南璆的建议,通过某种特殊方式调养身体,竟然让气血逐渐旺盛,精神焕发。武则天甚至以重新长出的两颗牙齿为证,表明这不是空言。
朝堂之上,君臣之间的对话竟然涉及了后宫私密之事,堪称千古奇谈。事实上武则天晚年确实因调养得法而容光焕发。她还为此特意改元为“长寿”。
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政变,迎太子李哲复位,并斩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传给李哲。同年冬天,武则天离世。她在历史舞台上留下的身影令人瞩目:以皇后身份参与朝政长达24年,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7年,称帝15年,总计掌政46年之久。她的谥号为“大圣则天皇后”,最终与高宗合葬。
清朝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到:“历代皇帝嫔妃众多,而武则天身为女皇所宠幸的男侍数量却相对较少。”这一评论相对公正。事实上,武则天具有卓越的治国才能和统治数千万臣民的历史地位。她追求与男性皇帝平等的情爱也足以让她在历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她的行为也受到了当时社会风气开放的影响。唐代理学尚未盛行时封建礼教尚未完全建立两性关系较为开放后世的一些观念在当时可能并不被视为禁忌。例如韦后和太平公主等人在私生活方面都有过放纵的行为。我们在评价武则天宠幸男侍时也应该将她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客观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