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丝旁一个官
深藏于汉字之中的秘密——“绾”字探微
当我们提及绞丝旁与官字的结合,便引出了一个深具内涵的汉字——“绾”。此字读作wǎn,它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让我们一起深入这个美妙的字吧。
一、字形之美
“绾”字以左右结构呈现,左边是绞丝旁(纟),右边则是“官”字。共11画,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它是一个形声字,形旁“纟”代表着与丝线相关的动作,声旁“官”则表达了其读音。
二、内涵之深
1. 本义之韵
“绾”在古汉语中,意为系、盘绕。如我们常说的“绾发”是指盘绕头发,而“绾结”则是打结或系结的动作。它还有卷起的意思,如“绾袖子”便是指卷起袖子。
2. 引申之义
除了本义,“绾”还有控制、掌握的含义。如我们在成语“绾握大权”中,便能感受到其掌控权力的意味。它还能表示贯通、联系,如地理位置的连接。“绾”还常被用于表达挂念之情,如在诗句中常见的“垂杨绾别离”。而在量词用法中,“一绾丝线”便是指成串的物品。
三. 应用之广
在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绾”的应用广泛且深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自绾了头发”,生动描绘了束发的动作。而在《史记》中,“奉阳君独擅绾事”,则展现了其在事务总管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汉语中,“绾发髻”、“绾起窗帘”等日常动作,以及“绾合各方意见”这样的抽象概念,都充分展示了“绾”的实际应用。
四、文化之韵
在文化意象中,“绾”更是承载着美好的象征。其与精致的发型,如发髻,紧密相连,体现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在诗词中,“绾”也常被赋予离愁别绪的文学美感。如刘禹锡的“垂杨绾别离”,以丝绦喻离愁,令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绾”字既包含了实用的动作含义,又涵盖了抽象的引申意义。它在古今语境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深藏于汉字之中,等待着我们去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