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吴末代昏君,孙皓最后为何能善终?
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东吴的天命之路注定要走到了尽头。天纪四年,西晋的大军如猛虎下山,分六路猛烈进攻吴国。龙骧将军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连克西陵、夏口、武昌,最终直抵建业城下。这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与他的群臣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们的国家即将灭亡。立国五十八年的东吴,在孙皓的带领下走向了终结。
回首历史,我们不得不为孙皓的人生历程感到唏嘘。永安七年,吴景帝孙休驾崩,遗命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辅佐年幼的太子孙湾。这两位大臣却自作聪明,他们认为“国赖长君”,选择立了年长的乌程侯孙皓为帝。一开始,孙皓被寄予厚望,他大赦天下,改元元兴,封赏群臣,并采取措施抚恤人民,一时间被赞誉为明主。
这位新皇帝的本性很快暴露无遗。他的暴虐无情令人震惊:广选美女充实后宫,将后宫美女增至一万人;逼杀景帝皇后;诛杀孙休的四个儿子以绝后患;屠杀拥立他的大臣张布和濮阳兴;对不合意的人随意砍杀,扔进水里漂走或施以残酷的刑罚。他的行为完全从个人的喜怒哀乐出发,毫无人性,凶狠暴虐。
更令人震惊的是,孙皓还热衷于各种稀奇古怪的手法。他会引水入宫,将不合意的宫女、内侍砍进水里漂走,或者施以残酷的刑罚如剥面、断脚、挖眼等,并以此为乐。这样的暴行令人不寒而栗。东吴有这样的皇帝,不亡才怪。
天纪四年,晋军分六路进攻吴国,一路势如破竹。东吴各地的官员纷纷投降,孙皓自己也肉袒面缚开城投降。这位曾经权势滔天的皇帝,最终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命运。四年后,孙皓在洛阳病死,终年四十二岁。
回顾孙皓的一生,他从一个被寄予厚望的君主,逐渐变成了一个昏君、暴君。他的残暴行为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自己也落得了悲惨的结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与领导者的素质和行为息息相关。一个昏庸、暴虐的领导者,必然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