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犹如悬浮的一大堆肥皂泡
所谓的科学革命,其核心精神就在于挑战我们所熟知的常识边界。那么,对于生命的真意,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运用有限的才智,发掘那深藏于自然界之中的奥秘呢?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不难发现,不仅仅是理论物理,就连实验物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像一部科幻小说。
自然界在基础层面上是简洁的,这一发现早在19世纪的物理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多重宇宙”这一概念却带来了极为复杂的难题,使得许多人感到迷茫。虽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多重宇宙”的存在意味着有很多个宇宙同时进行,我们只是居住在其中之一,这个事实并不令人沮丧。真正令人沮丧的是,当我们试图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去填充这个框架时,却发现存在众多的分支观点,这些学派在多年的争论中仍未能达成共识。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霍金用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将空中悬浮的肥皂泡比作宇宙。每个泡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有时它们会相互碰撞。而每个肥皂泡内的时空都是独特的。换句话说,我们这个世界里的物理学定律,可能在其他的肥皂泡里并不适用。
尽管“多重宇宙”理论仍然充满了未知和争议,但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其他宇宙泡泡在我们这个泡泡里留下的痕迹,以此来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所谓的“确凿证据”似乎并没有为这场混乱带来明确的答案。我们在理论上仍然无法驾驭这一理论。面对“多重宇宙”,人类就像是一个误闯大学教室的学龄前儿童,黑板上的复杂方程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而我们却无法解开它的秘密。
“多重宇宙”无法直接探测,在我们从出生以来所感知的世界里从未出现过它的踪迹,实验室也无法模拟出它的存在。这使得“多重宇宙”更像是一些理论的预测结果而非实在的理论。它的原则寓居于数学之中,我们甚至无法确定这一提法本身是否科学和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