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父母兄弟妻儿死于秦手 为报仇祸秦-
提及赵高,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其篡改诏书、制造秦朝宫廷政变等恶劣行径,仿佛他就是罪恶的代名词。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需要我们细心。今天,让我们暂时抛开成见,一起走进赵高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另一面。
赵高,一个赵国的普通百姓,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酷爱读书。他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父母恩爱,兄弟情深。命运却在某一天发生了剧变。秦国的统一战争打破了赵国的宁静,赵国大败,四十万军队惨遭活埋,赵高的父亲和四个哥哥也在这场战争中丧生。
这个噩耗传来,赵高的母亲痛不欲生,赵高则暗自发誓,要为亲人报仇。赵国沦陷后,他和弟弟赵成以及母亲被抓到秦国成为奴隶。赵高的母亲因身体疾病而行动迟缓,遭受刑罚,最终残疾而死。而赵高与弟弟赵成只能隐忍悲痛,暗自谋划复仇大计。
赵高将仇恨深埋心底,一心想要颠覆秦国。他沉默寡言,埋头工作,赢得了周围人的信任。在时间的洗礼下,他的复仇计划逐渐成熟。他娶了妻子,育有一女,表面上的平静生活实则隐藏着巨大的仇恨与野心。
命运再次对赵高施以残酷的打击。当他因精通法律而被秦始皇看中时,却遭到了无情的打击。秦始皇为了测试他的忠诚,下令阉割了赵高。更残忍的是,秦始皇还杀掉了他的亲人,包括他的妻子、女儿和弟弟赵成。这一连串的打击让赵高的心灵彻底崩溃,他发誓要让血债血还。
此后,赵高的行为变得疯狂而残忍。他对秦国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但也正是这些行为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关于赵高的评价,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曾作诗赞美他:“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这首诗道出了历史的无奈与复杂。
赵高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与争议。他既是复仇的化身,又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的洪流中,无数人的命运被无情地席卷,赵高只是其中之一。当我们谈论赵高时,不应该仅仅关注他的恶行,更应该深入思考他背后的故事和历史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