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什么不出征赵国?原因是什

奇闻趣事 2025-05-08 21:38www.198689.com奇闻趣事

白起,这位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之首,以其辉煌的战绩震撼世人。他的一生,近四十年军旅生涯,参与大小战争数百次,却从未尝过败绩。他斩杀的敌军数量惊人,魏韩联军、楚军、赵军都曾在他手中大量溃败。整个战国时代,因战争而丧失生命的士兵约有200万,白起一人就占去了其中的95万,被誉为“杀神”。

这位为秦国征战一生的战神,在晚年却拒绝了出征的命令。公元前259年,赵王违约,秦王发兵攻赵。当时白起虽因病不能亲自领兵,但半年过去,战事并不顺利。当白起的病情痊愈时,秦王再次命令他出征攻打邯郸。白起却坚决拒绝,甚至选择自刎。

白起的拒绝,并非出于简单的个人意愿。他对秦王的决策感到失望。长平之战后,白起曾打算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赵韩两国。秦王的决策和丞相范雎的游说,使白起撤军,失去了灭赵韩两国的机会。这次事件让白起对秦王心生不满,对丞相范雎也心存怨恨。他对秦王的信任产生了怀疑,对秦国的未来感到担忧。

白起之所以拒绝攻打邯郸,是因为他深知此战的艰难。邯郸保卫战与长平之战的情况截然不同,赵国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抵抗意志更加坚定。其他诸侯国对秦国的警惕性也在提高,纷纷与赵国结成联盟。而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的伤亡也很大,需要休养生息。

白起并非铁石心肠之人。他一生无数,被称为“杀神”,但晚年的他内心发生了改变。他意识到自己的杀戮过多,心生愧疚。当他接到秦王的自杀命令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刎。他在临死前感叹自己在长平之战中的行为,认为自己因此足以死罪。

白起的拒绝和自杀,反映了他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的尊重。他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明白生命的可贵和脆弱。他的决定,虽然令人遗憾,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战士的勇气和担当。他的一生,虽然充满杀戮,但也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他是战国时期的战神,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98689.com 奇技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