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贵妃和贵妃都是什么职位?孰高孰低?
尊卑有序,长幼有别,这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基石。今天,奇秘网带您深入了解古代宫廷中的皇后、贵妃与皇贵妃的制度与故事。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皇后作为后宫的正主,地位是无可争议的。而贵妃,作为君主的妾室,地位虽高,但终究在皇后之下。说到贵妃的地位,不得不提影视作品中的皇贵妃角色。例如,在清朝顺治帝时期,董鄂妃因其深受宠爱而被册封为皇贵妃,其地位可见一斑。
皇贵妃这一称号,源于明朝,并在清朝得以沿用。历史上的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德帝的续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史》记载第一任皇贵妃是明宪宗的宠妃万氏,但实际上,最早获得皇贵妃尊号的是明宣宗的宠妃孙氏。孙氏在朱瞻基即位后,被册封为贵妃,后再被册封为皇后,这一转变足以看出其受宠程度和地位的提升。
说到皇贵妃与贵妃的区别,首先在于地位与等级。皇贵妃与皇后一样拥有金册、金宝,而贵妃则只有金册,并无金宝。这一区别足以说明皇贵妃的地位和受到的宠爱程度更高。例如,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万贞儿,虽然深受宠信,但因其种种原因未能册立为皇后,而被封为皇贵妃。她去世后,明宪宗朱见深甚至为她举行了如皇后般的葬礼,这是贵妃无法享受的待遇。
再来看清朝,皇贵妃的地位是仅次于皇后的,这一地位是在顺治帝册封董鄂妃时确定的。清朝后宫的典制规定,后宫中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皇贵妃品级最高,其地位不仅高于贵妃,而且清朝的后宫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即皇后和皇贵妃不可以同时存在于一朝,以维护皇后的地位。皇贵妃不仅是皇帝的宠妃,更有着较高的地位。例如,董鄂妃去世后,被顺治皇帝追封为皇后,充分体现了其地位之尊贵。
皇贵妃相当于副皇后,与皇后同为一个等级,而贵妃则低一个等级。这一字之差,实际上代表了地位和受宠程度的巨大差异。皇贵妃的存在,不仅体现了皇帝对特定妃子的宠爱,更体现了其在后宫中的尊贵地位。